嘉靖卻實實在在的帶著呂芳,在郭玉創麾下三千將士的護衛下,一路狂奔趕向昌平。
其實。
郭玉創明面上是反對的。
自己的職責便是護衛皇帝安危,可現在皇帝卻要帶著自己去戰場上。
事後真要是算起來,自己便是大大的失職。
而皇帝要是在這個中間出了任何半點問題,那自己就是死罪。
可那都是後話了啊。
就算自己之前接到旨意的時候明確反對,可皇帝直接一句是否要抗旨,便讓自己無話可說了。
別管後話如何,自己之前真要是一直拒絕的話,那之前自己恐怕就要人頭落地了。
豁出去之後。
郭玉創現在心中倒是期待著,這幫蒙古人的脖子軟一點,好方便自己砍的快一些。
而在馬背上的嘉靖,雖然因為第一次親自帶著大明的兵馬出征,而不斷的顫抖著激動著。
但他的心中卻無比的冷靜。
直到現在昌平都沒有新的訊息,那就說明局勢應該是穩定的。
反之,則朝廷必然早就是軍情如火,各方探馬急奏不停了。
而一旦昌平那邊的蒙古人現在還沒有取得進展。
自己這一次帶著郭玉創麾下兵馬出城,便是載入史冊的一次。
沒有什麼能比京師來敵,皇帝親自御駕征討,更能記載青史,更能告慰列祖列宗,更能彰顯皇帝文治武功的事情了!
而也就是在想明白這一點後。
嘉靖這才明白,為何兒子會選擇留在昌平,又為何會在黃錦帶著人前去護送回京也要留下來的原因了。
這對天家而言。
無疑是最能聚攏民心的一次機會了。
嘉靖看了一眼眼前身後的三千兵馬,心中也是通透無比。
就算蒙古人戰力強悍,昌平那邊最終抵擋不住,自己也能靠著郭玉創的這些人返回京城。
沒來由的。
嘉靖便想到了當下應該正在昌平帶著人抵禦蒙古人的嚴紹庭。
他的臉上不經意的露出一絲笑容。
若是沒有這個嚴紹庭,自己身邊恐怕還沒有這三千兵馬。
而沒有這三千兵馬,自己這一次也定然不會看似魯莽不顧兇險的出征直面來勢洶洶的蒙古人。
一切。
似乎都是最巧合的安排。
而在昌平方向。
嚴紹庭卻沒有皇帝那麼多的感情抒發。
當下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山上的火炮壓制,在最開始的時候確確實實是給蒙古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這些蒙古人顯然是沒有想到。
在大明朝幾道邊牆雄關之後,燕山腳下區區一隅之地,竟然還能有火炮這等利器。
初一開始。
夾山上的火炮,確實給蒙古人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因為火炮的轟鳴,蒙古人的戰馬不斷的嘶鳴著。
僅僅是第一次衝鋒,便有數百人因為火炮轟擊或是戰馬受驚導致落馬被踩踏而死。
但是隨著雙方短兵交接。
火炮的壓制也就失去了作用。
當雙方廝殺在一起,山上的火炮斷無可能無視己方,還肆意宣洩著威力。
遼闊的平原上。
由嚴鵠帶領的昌平民壯隊、預備隊,以及黃錦帶來的二百騎兵,已經與蒙古人足足廝殺了一個多時辰。
每時每刻都有人倒下。
鮮血漸漸的將大地染紅。
入眼,屍橫遍野。
只是雙方也徹底殺紅了眼。
蒙古人如何也想不到,大明這區區一隅之地,不光有火炮這等重器,這些明顯不是大明正規軍馬的人,竟然也能有如此血性和頑強的鬥志。
而操練數年,早已求戰似渴的昌平民壯隊,也未曾想到,關外的蒙古人竟然真的有如此恐怖的戰力。
只是雙方都沒有休戰的念頭。
因為昌平這邊的纏鬥,便是蒙古人想退也退不了。
而殺不光眼前這些昌平人,這些蒙古人便無法肆虐京師腹地。
民壯隊同樣不退半步。
退了。
他們身後的家園就必然會遭到這些殺紅了眼的蒙古人血性屠殺和破壞。
他們可能有機會逃走,但他們身後的家人卻必然逃不走,也必將紛紛倒在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