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位年輕技術員,他看起來有些緊張,坐在椅子上身體微微前傾。
“別緊張,我們只是簡單聊聊。”侯亮平儘量讓自己的語氣顯得溫和,“你在科研所工作多久了?”
“兩年了,侯局長。”技術員回答道,聲音還有些發顫。
“那你覺得孫連城所長怎麼樣?”侯亮平直接切入主題,目光緊緊盯著技術員的眼睛。
技術員稍微放鬆了一些,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孫所長啊,他是個特別好的領導。他對科研的熱情我們都看在眼裡,經常和我們一起在實驗室加班,遇到問題的時候,他總是能提出很有創意的想法。而且他對我們員工也特別關心,所裡有同事生病或者家裡有困難,他都會親自過問,能幫忙的他絕對不推脫。”
侯亮平邊聽邊在筆記本上記錄著,眉頭微微皺起。
他又問道:“那科研所的日常工作是怎麼安排的?有沒有什麼你覺得奇怪或者不合理的地方?”
技術員想了想,說道:“我們的日常工作都安排得很合理啊。每天早上會有例會,各個專案組彙報進度和遇到的問題,然後大家就開始各自的工作。孫所長對專案管理很嚴格,但也很靈活,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計劃。我沒覺得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呢。”
接著,又有幾位工作人員陸續被叫來詢問。
他們的回答大同小異,每個人都對孫連城讚譽有加,描述著他在科研指導和員工關懷方面的種種事蹟。
一位資深的科研人員在被問到對孫連城的看法時,眼中滿是敬佩:“孫所長是我見過最有能力的領導之一。他不僅在專業領域有著很深的造詣,而且有著非凡的領導力。在他的帶領下,我們所的科研氛圍特別好,大家都充滿了幹勁。他對科研的專注和執著,也激勵著我們不斷前進。”
侯亮平聽著這些回答,心中的疑惑越來越重。
他原本以為能從這些普通工作人員口中找到一些關於孫連城負面的資訊,或者是科研所不合理運作的線索,但現在看來,情況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難道是我一開始就錯了?”
侯亮平不禁暗自思忖,他停下手中記錄的筆,靠在椅背上,望著天花板上明亮的燈光,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自己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的那些看似可疑的財務線索,可現在從這些工作人員的描述來看,孫連城似乎並不像是會貪汙受賄的人。
“會不會是有人故意誤導我?或者這些財務線索背後有其他合理的解釋?”
侯亮平的眉頭皺得更緊了,他意識到自己可能需要重新審視整個調查方向。
他不能僅僅因為一些模糊的財務問題,就盲目地認定孫連城有罪,還需要更全面、更深入地去了解這個科研所的運作模式和孫連城的為人。
此時,在科研所的走廊裡,工作人員們來來往往,各自忙碌著。
有的在討論實驗資料,有的拿著檔案匆匆走向會議室。
這裡的氛圍輕鬆而有序,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氣息。
這種氛圍與侯亮平在詢問室裡的凝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侯亮平決定擴大詢問範圍,不僅僅侷限於普通工作人員,還要包括科研所的後勤人員、保安等。
他要從各個角度去了解這個科研所,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線索。
他站起身,走出詢問室,看著走廊裡忙碌的身影,心中默默發誓,一定要把事情查個水落石出,無論是證明孫連城的清白,還是找出他違法的證據。
他知道,自己肩負的是法律的公正和人民的信任,不能有絲毫的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