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戲。我軍只好一邊透過談判揭穿蔣美的陰謀,一邊做好內戰爆發的準備。 1945年冬,蔣介石公然撕毀《雙十協定》,派遣重兵,多路向我蘇中、山東、華北、中原解放區進攻,但受到我軍的有力反擊。美國也見機插手,派出特使來華“調停”。國、共、美三方代表參加的“三人工作委員會”和“北平軍調處執行部”(簡稱“軍調部”)成立。1946年1月,陳士榘奉命在“軍調部”工作,先後擔任整軍處處長和我代表團參謀長,領少將軍銜。在此期間,陳士榘和國民黨代表裴先章上校、國民黨整軍科科長交鋒,這兩個談判桌上的對手,最後成了好朋友。1949年初,平津戰役期間,時任國民黨第86軍參謀長的裴先章毅然投奔解放區。裴先章利用原來在國民黨內的關係,為策動國民黨高階將領投誠起義做了大量工作。對此,陳士榘將軍說:“在鬥爭中,我們不僅能夠戰勝對手,而且還能贏得朋友。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不可戰勝的,我對戰爭的勝利充滿信心。”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我中原解放區,解放戰爭全面爆發。戰爭初期,陳士榘留在北平協助葉劍英做善後工作。10月,中央軍委決定調陳士榘到華東接替宋時輪的工作,任山東野戰軍參謀長,協助陳毅指揮山東部隊作戰。 陳士榘擔任山東野戰軍參謀長不久,華東新四軍北撤山東,奉中央軍委命令,與山東野戰軍合併,組成華東野戰軍,陳士榘繼任華東野戰軍參謀長。針對華東局勢,陳士榘以鮮明的態度支援陳毅,積極襄助陳毅工作,提出集中兵力于山東地區作戰的主張,並作了闡述。陳士榘的意見言簡意賅,切中要害,在戰區最高領導集團中產生了影響。1946年12月24日,中央軍委在反覆徵詢意見後,終於明確指示:“集中兵力於魯南作戰。”從1946年12月到1947年1月,華野接連打了宿北、魯南兩大戰役,殲敵8萬餘,使華東形勢發生了重大轉變。  
陳士榘小傳(2)
1946年12月,宿北戰役結束後,陳士榘和華野政治部主任唐亮上報中央軍委,建議“按原計劃集中山野主力回援魯南,粉碎敵人進攻後,可配合華野會殲蘇北之敵”。中央軍委電覆批准。魯南戰役發起後,華東野戰軍殲敵兩個師、一個快速縱隊,獲得空前大捷,實現了中央軍委“要打一個比宿北戰役更大的殲滅戰”的意圖。 1947年下半年,按照中央軍委指示,華野兵分三路。陳士榘、唐亮率第3、8、10縱隊向魯西泰安、大汶口挺進。7月2日,軍委直接電令陳唐所部協同劉鄧大軍渡黃河進行魯西南戰役。陳唐率五個縱隊於8月初渡過黃河,進入魯西南與劉鄧大軍會師於鄆城地區。不久,接到軍委電示:“劉鄧南下作戰能否成功,一半取決於陳唐葉陶五個縱隊能否起大作用。”陳士榘深知此次支援行動之重要,決心以第10縱隊在梁山地區阻擊敵5軍,還親率另外四個縱隊南下隴海路中段北側單縣、曹縣和荷澤一帶,拖住魯西南的敵人。中原逐鹿,陳士榘全域性在胸,先後率部攻克了洛陽、開封,殲敵9萬餘人,立下了不朽功勳。 不久,陳士榘率勝利之師返回華東,參加了濟南戰役。淮海戰役發起之前,他以陳毅司令員的名義,策動國民黨第三綏靖區副司令長官張克俠、何基灃率59、77軍兩萬餘人起義。淮海戰役爆發的第二天,張、何起義成功,決戰第一階段一槍未發取得勝利,為全殲黃伯韜兵團創造了條件。11月9日,陳士榘率第6、9、11縱隊越過隴海路,配合慄裕、張震率部合圍殲滅黃伯韜兵團,取得第一階段的第二個大勝利。決戰的第二階段,總前委書記鄧小平點將陳士榘,統一指揮華野3縱、13縱和中野南集團王近山縱隊合圍黃維兵團,取得全勝。第三階段,華東野戰軍合圍杜聿明集團的關鍵時刻,慄裕因連續指揮作戰,日夜操勞病倒,委託陳士榘指揮全軍。陳士榘不負重託,果斷指揮華東野戰軍10餘個縱隊將杜聿明集團20餘萬人團團包圍,採取斷其糧道和政治攻心與分割殲滅相結合的辦法,一舉全殲杜聿明集團,取得淮海戰役的全勝。 淮海戰役之後,陳士榘率領華野第8兵團渡過長江,激戰三浦(浦口、浦鎮、江浦),直下鐘山,為解放南京作出了貢獻。 解放後,陳士榘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司令員。因其戰功卓著,1955年,毛澤東親自授予他上將軍銜。 1957年,中央軍委決定建立導彈實驗靶場。1958年4月,負責靶場建設的領導機構——特種工程指揮部成立,陳士榘出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士榘把工程兵司令員的工作暫時交人代管,帶著30多人奔赴祖國的大西北。其中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