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起義如果沒有陶峙嶽費心周旋,採取果斷措施,就很難成功。因為國民黨駐新疆部隊約有半數操縱在馬呈祥手中,他們一旦密謀暴動,阻撓起義,將會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所以後來有人指責陶峙嶽放走馬呈祥、葉成、羅恕人等反革命分子,黨中央毛澤東都公開糾正,認為陶峙嶽這一做法有利於全域性,是明智之舉,不但不應該批評,還應該給予表揚。  
陶峙嶽小傳(3)
10月2日,迪化市各族人民在和平廣場載歌載舞,歡慶新中國誕生、新疆和平解放。陶峙嶽發表了演說。然而一小撮反動分子卻不斷策劃和製造反革命暴亂,街上常會響起斷斷續續的槍聲,出現一些反動分子的標語,新疆局勢仍然動盪不安。迪化市內更是謠言頻起,危機四伏。陶峙嶽的心剛為新疆和平解放而欣慰,這時又壓上了沉重的石頭,他徹夜難眠。陶峙嶽四處奔走,親自下部隊作報告,分析新疆形勢、國內形勢,宣傳共產黨和解放軍的政策,說明起義的種種理由,逐步穩定了軍心。但由於新疆地域遼闊,部隊駐地分散,騷亂事件仍時時發生。 為了進一步穩定局面,10月5日,陶峙嶽親自到酒泉會見了彭德懷和王震,受到他們熱情歡迎,陶峙嶽感嘆地說:“我做夢都在想解放軍早日進疆啊!”陶峙嶽在酒泉還參加了第1兵團的常委擴大會,參觀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容。對解放軍艱苦樸素的作風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彭德懷派人保護他遠在四川的親屬,使他深為感動。他和彭德懷、王震還深談了部隊整編和改造、解放軍入疆和組建軍政委員會等問題,三個湖南老鄉相見甚歡。不久,王震指揮部隊進疆,陶峙嶽萬分激動,揮毫寫下了《七絕·迎王震將軍入疆》:“將軍談笑指天山,便引春風渡玉關,絕漠紅旗招展處,壺漿相迎盡開顏。” 12月7日,新生的新疆軍區正式成立。彭德懷任司令員,王震、陶峙嶽等人任副司令員。19日,起義部隊正式開始集中整編。陶峙嶽以起義部隊最高指揮官的名義,釋出了《為整編部隊告起義將士書》,要求全體起義官兵根據新政府共同綱領中關於軍事制度的精神,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的領導下,實行統一指揮、統一制度、統一編制、統一紀律。 1949年12月30日,新疆起義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2兵團,陶峙嶽任兵團司令員,王震任政治委員。從此,陶峙嶽根據中共中央指示,認真做好部隊官兵的思想政治工作,整頓作風,嚴格紀律,平息叛亂,維持社會秩序。同時,大力組織和發展生產,穩定了新疆的局勢。起義前,陶峙嶽曾和趙錫光相約,將部隊交給解放軍後,即解甲歸田。解放後,在共產黨大公無私精神的感召下,他打消了引退之意,決心做些有益於人民的事情。 1950年2月,陶峙嶽赴北京彙報工作,受到毛澤東的親切接見。他向毛澤東簡要彙報了新疆的工作情況,毛澤東非常滿意,並作出了對新疆工作的指示。毛澤東還請他共進晚餐,席間沒有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只有幾樣湖南家鄉菜,使陶峙嶽備感親切。毛澤東和他直談到深夜,不僅談了國家大事,還談到陶峙嶽的家庭等。毛澤東還誠懇地勉勵陶峙嶽:“要好好學習,自我改造,過好三關。第一關是解放戰爭關,現已過去,過得很好。第二是土地改革關,不久就要過去。第三是社會主義關,現在還沒有開始,要有思想準備。”陶峙嶽當時並不完全理解。但他確信,只要跟著共產黨走、什麼關都會過去的。以後每次赴京開會,毛澤東都會緊緊握著他的手,稱他“陶將軍”。透過與彭德懷、王震、毛澤東、周恩來、賀龍等人的接觸,陶峙嶽深深感到共產黨人待人真誠,肝膽相照,不謀私利,生活簡樸,他的內心更生崇敬,更加堅定了跟著黨走,與人民的事業榮辱與共的堅定信念。 1950年,按照毛澤東關於軍隊參加生產建設工作的指示,新疆駐軍開始屯墾戍邊。1954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兵團、第22兵團和第5軍合編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陶峙嶽擔任新疆軍區副司令員兼新疆建設兵團司令員、國防委員會委員。此後,陶峙嶽堅決貫徹執行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提出的“屯荒戍邊、開墾資源,進行經濟建設”的指示,親自參加生產,經常深入墾區檢查指導工作,為邊疆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為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改善,為邊防的鞏固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受到邊疆人民的信任和擁護。 1955年,陶峙嶽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榮獲一級解放勳章。1982年9月,經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批准,陶將軍以90歲的高齡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一名年齡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