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6月,毛澤東率領這個“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轉移到陝北靖邊縣小河村。7月21日至23日舉行的中共中央小河會議,第一次提出瞭解放戰爭“五年解決”的設想,並且作出瞭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部署。
毛澤東在小河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對蔣介石的鬥爭,計劃用五年解決。看過去這一年的成績,是有可能的。”② 關於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部署,毛澤東說:“蔣介石搞了個黃河戰略,一個拳頭打山東,一個拳頭打陝北,想迫使我們在華北與他決戰。可他沒想到,自己的兩個拳頭這麼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來了。所以,我們呢,給他來個針鋒相對,也還他一個黃河戰略:緊緊拖住他這兩個拳頭,然後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③
6月30日,劉鄧大軍強渡黃河天險,發起魯西南戰役,揭開了全國性戰略進攻(當時稱“戰略反攻”)的序幕。
在劉鄧大軍渡過黃河前一天,6月29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致陳毅、粟裕、譚震林並告劉伯承、鄧小平的電報,指出:“蔣軍毫無出路,被迫採取胡宗南在陝北之戰術,集中六個師於不及百里之正面向我前進。此種戰術除避免殲滅及騷擾居民外,毫無作用,而其缺點則是兩翼及後路異常空虛,給我以放手殲擊之機會。你們應以兩個至三個縱隊出魯南,先攻費縣,再攻鄒(縣)、滕(縣)、臨(城)、棗(莊),縱橫進擊,完全機動,每次以殲敵一個旅為目的。以殲敵為主,不以斷其接濟為主,臨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