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全部出動”的決定,致使新四軍的部分主力、許多骨幹和大批新參加革命的知識青年滯留在皖南,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新四軍在敵後的迅速發展。
193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到皖南雲嶺新四軍軍部視察工作。第二次國共合作,周恩來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他是借視察第三戰區工作的機會,專程來新四軍傳達和貫徹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的。
皖南春早,景色宜人。周恩來的到來,使雲嶺更加生氣勃勃。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積極思考江南新四軍戰略發展方向(2)
新四軍主要領導和各支隊負責人聚集在皖南。粟裕從蘇南迴到軍部參加這次重要會議,聽取周恩來根據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的《關於統一戰線工作》、《目前形勢和新四軍的任務》的報告。周恩來再次強調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必須“獨立自主”地宣傳抗日,發動群眾,擴大武裝,建立、鞏固和發展抗日根據地。會議期間,周恩來同新四軍領導交談,廣泛聽取包括粟裕在內的各支隊負責人和其他幹部的意見。他肯定一、二支隊在江南敵後的發展是符合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的。經過整整兩天討論,根據中共中央鞏固華北、發展華中的指示精神,周恩來與項英等商定新四軍今後發展的戰略方針是:“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從此在中共中央和新四軍軍部之間、軍部和各支隊之間,對新四軍戰略發展方向形成了比較一致的意見。
皖南之行是粟裕進入江南敵後以來參加的一次高階別會議,討論的是新四軍戰略發展方針這樣的重要問題。這使他對全國的鬥爭形勢和中共中央的戰略意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粟裕非常擁護周恩來與項英等商定的新四軍戰略發展方向,積極貫徹中共中央的戰略意圖。
粟裕率二支隊挺進敵後,既以主要精力考慮對付日軍,還以相當精力注意友軍的摩擦;在開展敵後抗日鬥爭中,既貫徹中共中央的“獨立自主”原則,又關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不因反對摩擦而遭致破壞。粟裕把軍事鬥爭同###結合起來,做到有理、有利、有節,最終以軍事鬥爭的勝利來推動政治目標的實現。國民黨第三戰區給新四軍二支隊劃定了南京、天王寺、秣陵關這個最長距離不過30公里狹長三角地帶的活動區域。粟裕認為,不能盲從這個規定,必須衝破國民黨當局的束縛。結果二支隊向南打到高淳、郎溪,西南打到蕪湖,東北打到鎮江、金壇一帶。在衝破種種束縛的過程中,粟裕巧妙地把握好“度”,不四面出擊,過分刺激友軍。抗日無罪,衝破防區的抗日行動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支援。鬥智的結果,二支隊一次次地打到防區以外,雖也遭致國民黨第三戰區的“追查”、“警告”,但他們也不好過深追究,最終造成一個個衝出防區的既成事實。而衝出防區的每一次行動,不僅在軍事上打擊了日寇,而且在政治上擴大了新四軍的影響。二支隊活動的根據地也在一次次衝出防區作戰行動中擴大、延伸,部隊得到了鍛鍊、提高、發展。二支隊挺進江南敵後不到一年時間,便由原來的1700餘人發展到6000餘人。
此時,蘇南的局勢發生了新的變化,國民黨江蘇省政府江南行署移駐溧陽山丫橋,又成立了第一遊擊區指揮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兼總指揮,江南行署主任、六十三師師長冷欣兼副總指揮,並將四十師、五十二師一部前調,監督新四軍,蓄意挑釁。日、偽軍也增加兵力,對新四軍抗日根據地發動更大規模的“掃蕩”。1939年4月10日,日軍千餘人分三路向二支隊駐地狸頭橋進犯,尋殲新四軍第二支隊主力。粟裕派少數兵力佯動,阻滯敵人,掩護主力轉移,相機打擊敵人。阻擊部隊頑強抗擊敵人五小時後迅速撤出。當晚敵人進至狸頭橋附近,卻找不到二支隊的蹤影,只好宿營於紅楊樹。這時,粟裕派出的遊擊小組夜襲紅楊樹之敵。黑夜中日軍固守房屋應戰,第二天早晨灰溜溜地撤退了。這一仗二支隊斃敵40餘人,傷敵30餘人,粉碎了日軍的分進合擊計劃。
為加強統一領導,集中力量打破敵頑夾擊,堅持江南敵後抗戰,1939年8月,新四軍軍部決定第一、第二支隊合併指揮。11月7日,江南指揮部在溧陽縣水西村正式成立,陳毅任指揮,粟裕任副指揮,羅忠毅任參謀長,劉炎、鍾期光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江南指揮部領導的主力部隊及地方武裝共計萬餘人。
陳毅堅決執行中共中央的戰略決策,政治上恢廓大度,有遠見。粟裕對中共中央的決策也是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且長於戰役的組織指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