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文治武功(3 / 4)

以不曾對外宣告,只言是前往山中求學。”

聽到這話,李常笑的笑容直接凝固在當場。

半晌,他長嘆一聲:“這般做法,符合是王演小子的性子。”

不得不說,大唐這五年裡當真是多災多難。

先是貞觀帝、武德帝兩枚定海神針接連離世,北方的薛延陀也趁此掀起叛亂。

若說大唐天子的更迭,影響的更多是大唐之外。

那麼王演這位被貞觀帝承認的聖賢辭世,在朝堂和州郡掀起的動盪絕對不會比天子駕崩來得小。

畢竟聖賢誕生是一種祥瑞。

可同樣的,聖賢殞命也是一個凶兆。

倘若被有心人利用這一點,大唐江山又將陷入不必要的亂局。

王功唉聲點頭:“兄長素來如此,明明自己成日住著草屋子,偏生想著給旁人遮雨。”

“對了,”王功像是想到什麼,起身走到屋裡。

不一會兒,他手裡拿著幾本書回來。

“兄長臨終時,託弟子要將這些經義帶給師傅。”王功說這話時,笑容頗有幾分苦澀:“不過弟子的身子也等不了太久。如果師傅再不出現,恐怕只能交給福哥兒了。”

李常笑小心翼翼接過經文,發現這些被分為兩摞。

其中一部分,是《文中經要》

至於另一部分,是《松溪文選》

王功看出李常笑眼底的疑惑,解釋道:“其實弟子到現在也不明白,兄長何故將《松溪文選》也留下。”

“貧僧知道。”

李常笑默默說了一句,翻開《松溪文選》,發現裡面的每一頁都附上了註釋。

一看註釋的精細程度就知道沒少費工夫。

李常笑當面開始逐頁翻閱,全身心沉入其中,頗有種手不釋卷的意味。

王功也曾在自家兄長身上見過這一幕,知道李常笑這是正在悟道,一時半刻不會停下,也起身去忙自己的事情。

《松溪文選》本就是李常笑早年翻閱松溪子“王琰”留下的手稿,編纂而成的。

時至今日,松溪子王琰隔了數百年的子孫,又一次將這《松溪文選》重新編纂,並傳到李常笑的手中。

“演小子,你這是助貧僧提前完成儒道。”李常笑喃喃自語,緩緩合上了《松溪文選》。

當他的視線又落在《文中經要》的時候,一瞬間似乎明白了王演的心意。

“看來你這小子,也會害怕自己的所學沒能傳到後世,”李常笑嘴角微彎,似乎是在笑。

他伸手輕輕摩挲著紙面,肯定道:“放心吧。貧僧只要還活著,肯定不會叫這些珍貴的東西毀於兵燹之中的。”

……

黃昏時分

王功殺雞做了黃米飯,用來招待李常笑。

“師傅,白日您還不曾回答,這三年雲遊究竟發生了什麼。”

聞言,李常笑點點頭:“貧僧走遍大唐的南北,也算是明白了,世人歌頌的盛世究竟是什麼。”

“貧僧到劍南拜訪過蜀王,蜀王年邁,仍然每日習武,總想著替大唐多守住一日的安寧。”

“貧僧到安東都護府,也見過藩將替我大唐戍守邊關。”

“還有江南道成日巡航的水師……”

李常笑一點一點將他這些年的見聞描述出來。

王功起初本來是當趣聞聽的,可是到後來,他的神情也愈發嚴肅。

在李常笑的描述中,大唐如今的四海安定,治世遺風,實則是一群垂垂老矣的朽骨在苦苦支撐著。

他面露不解:“師傅。當今聖上勤政愛民,與藩國也不曾為難,何至於此。我大唐昔日的盛況,難道再無重現的可能?”

“盛世當然會有的,”李常笑滿臉篤定:“我大唐的武功早已極盛,所差的只是些許文治。”

“來日我大唐英才湧現,勢必會堆起一個全新的盛世。”

聞言,王功臉上忽然多了幾分使命感。

他從桌下摸出一本《酒籍》,無奈一笑:“弟子畢竟是先帝冊封的東皋子。享受了這麼多年的盛名,卻總想著置身事外,當真是羞愧。”

李常笑眉頭一挑,問道:“你有何打算。”

王功神情嚴肅:“弟子自詡在詩文有三分功底,若能因此塑造我大唐風骨,也算是無愧蒼生了。”

“至於這《酒籍》,還是留待日後吧。”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