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江太守上報朝廷之後,出兵強行佔據渦水,這是連通徐州的水路,於運兵而言頗有價值。
這麼一樁可有可無的小事,卻令得曹瞞集結著兩萬餘士卒,分兵駐紮兗州與徐州的邊界。
水師大將軍魯元敬親自前往坐鎮。
戰事一觸即發。
孫符雖然早有預料,可真與曹瞞刀兵相見時,還會覺得有些恍然。
他們都是昔日征伐長安的十八路諸侯之一,二者相互扶持和欣賞,更是兒女親家,走到今天這一步只能說是造化弄人。
不過正因瞭解曹瞞,孫符更加不會放鬆警惕。
這吳國可是他與江東弟兄們殺出來的基業,斷不可拱手讓人。
……
三日之後
恭明和尚再度來訪,這一回卻是希望留在吳國,請陛下賜官。
孫符親自考驗了他一番,然後驚奇的發現這個小和尚竟是個難得的王佐之才,封其為八品校書郎,負責管理皇族收藏的書冊。
恭明樂見其成,他本就好奇江東的一切。
現在能有機會拿來翻讀,少不得能夠大開眼界。
待人離開之後,孫符對著暗處說了句,“謀兒,出來吧。”
話音剛落,就有一個披堅執銳、盜匪打扮的青年走出。
他名為孫謀,是孫符的嫡長子。
按理說孫符稱帝以後,孫謀當穩居太子之位。
可端看面前這悍匪模樣、眼中閃爍兇光的青年,實在難以將他與太子的尊位聯想在一起。
只不過,赤烏宮的一眾宦官早都習以為常。
這是老孫家的傳統。
他們是船業起家,每一代的繼承人都要到海船上歷練數年,能活下來的才能繼承基業。
孫謀也不例外。
幸運的是,他活下來了。
孫符望著長子的賣相,眼中閃過滿意的神色,出聲問道:“謀兒,你覺得這和尚如何?”
孫謀沉吟片刻,緩緩吐字:“天生慧根,兼具佛法修為,很是難得。”
“朕打算日後將他送到東宮,你意下如何?”
要是換做尋常帝王家,身為兒子的一方早就磕頭謝恩了。
孫家則不同。
孫謀蹙了下眉頭,神情滿是認真:“若他有意海運,孩兒倒是不介意帶上。否則,無益於我孫氏霸業,還不如周叔家的潯哥兒。”
他口中的潯哥兒,是周瑾的長子:周潯。
此子繼承了其父的文道修養,雖然於武事不甚擅長,卻也是難得的內政之才。
最重要的是,周氏父子兩代效命老孫家,其忠心是旁人難以比擬的。
孫符聽了,不知是想起什麼,點了點頭:“你自己有主意便好,來日我孫氏的一切還要交到你手裡。”
“對了,福船的建造可是有動靜了?”
如今孫氏的船廠督造也是由孫謀負責的,有關船隻的建造問他就對了。
孫謀先是拱手執禮,才緩緩道:“得益於徐州巧匠的點撥,福船初具雛形。約莫再有兩年光景,可以嘗試下水。”
孫符聽到這,兩眼放光,難得誇讚一句:“乾的不錯。告訴他們,福船建成朕必有重賞,時間不是問題,但凡有需要皆可上報。朕一律允准。”
“兒臣代諸公謝過陛下。”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