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廂李氏被崔三郎扶回了府。崔侯爺就帶著人和杜家眾人一起直奔國公府。
杜惜福迎了出來,見老夫人板著臉,心頭惴惴不安。
“去,速速把二姑娘叫來!”杜老夫人吩咐了聲,請崔侯爺在前院正堂坐了奉茶。
不一會兒,杜燕婉就帶著朵兒來了,見著滿屋子人不由詫異萬分。上前行了禮道:“祖母,怎麼在前廳見我!”
“去見過崔侯爺!”杜老夫人看到杜燕婉的神色,一顆心才放下,她真怕是杜燕婉私自出了府。
杜燕婉沉默了下,行了禮,退到了旁邊。
崔侯爺看她神色,突然問道:“這身邊就這一名貼身婢女?”
杜燕婉愣了愣,有些不悅:“侯爺,我就一名的貼身婢女,怎麼了?”
“杜總管,把府裡所有婢女都叫來。名冊也拿來。讓侯爺瞧個清楚!”岑三娘也板起了臉。
崔侯爺心裡悲痛,冷笑出聲:“諾大的國公府藏個把人也不是什麼事。”
杜老夫人氣極:“難不成侯爺真懷疑是我孫女?”
杜燕婉聽得一頭霧水:“祖母,我怎麼了?”
“你今日可曾出府去曲江?”崔侯爺逼視著杜燕婉。
“侯爺,祖母與嫂嫂應崔家邀約去了曲江。燕婉在府中侍候病重的母親,一步也不曾離開過。您疑心我去曲江幹嘛?你當我想見你兒子啊!”杜燕婉脫口而出。
崔侯爺反而一怔。
指著跟崔孟冬的隨從道:“你們認認,是不是!”
隨從便道:“她是坐著的,能看清見側面!”
杜老夫人一拍案几:“杜總管,抬椅子來。燕婉,坐下!”
杜燕婉莫名其妙的坐了,隨從從側面看過去,紛紛搖了搖頭:“那女子看身形比二姑娘瘦削許多。”
“祖母,究竟怎麼回事?”杜燕婉忍耐不住了。
“你別插話!”杜老夫人板著臉道,“崔侯爺,府上有事,老身就不多留了。看清楚了便好。否則我杜家可擔不起這罪名!”
崔侯爺站起身,連禮都不行了,帶著人急急的趕回了府。
杜老夫人頭陣陣眩暈,喃喃說道:“怎麼會這樣……”
岑三娘上前扶她:“祖母,您先歇著。”
杜老夫人看了她一眼,嘆了口氣,對杜燕婉道:“崔孟冬被人用你的名義誘上了船,船翻了,溺水身亡。”
杜燕婉啊了聲,一時間竟是呆了。
岑三娘叫了丫頭婆子扶了杜老夫人去歇了,看了燕婉一眼道:“還不知道崔家如何了。”
大明宮內,崔皇后哭成了淚人。
她比崔孟冬大不了兩歲。姑侄倆相貌相似,從小一起長大。幼時像雙生子一樣,感情特別深厚。
得了訊息,崔皇后徑直去了武昭儀宮裡。端午節,皇帝卻選擇單獨陪武昭儀用飯。換在平時,皇后卻不肯讓武昭儀看到自己失態。今天,她顧不得了。
杜燕綏站在武昭儀殿外執守。見著崔後紅著眼睛過來,迎上去低聲說道:“娘娘,皇上在裡頭用膳。”
意思是你若想要尋武昭儀的黴頭,另找時間。
崔後見到他,就想起自家侄兒原本過不了多久就要成親,悲從中來,一句話也說不出,徑自衝了進去。
高宗正給武昭儀剝著一隻草菇粽子。
不敢阻攔皇后,內侍在皇后衝進殿內的瞬間,提著氣稟報:“皇后娘娘駕到!”
隨即就響起皇后的哭聲:“皇上,求您替本宮侄兒做主!”
高宗嚇了一跳,手裡的粽子掉進了盤子裡。他獨寵武昭儀,對宮中其他嬪妃並非無情之人。立時就站起了身,急急的將皇后扶了起來:“阿婉,出什麼了事了?你別急!”
“皇上!”崔後柔柔弱弱的哭倒在他懷裡。
高宗輕輕拍著她的背,叫著她的小名:“阿婉,朕在呢……”
武昭儀眼裡閃過一絲冷意,扶著宮女的手站了起來,微微一福:“臣妾見過皇后娘娘。娘娘這是……”
高宗這才想起並非在皇后宮中,有些歉然的看了武昭儀一點,順著她的話說道:“皇后,你且說給朕聽。”
崔後拭著淚,哽咽著將崔孟冬溺水的事說了出來。
“明明是故意誘了我那侄兒去,曲江無風無浪,偏就沉了他坐的船!”皇后又哭了起來。
“別哭了,朕這就囑大理寺詳查!”高宗溫言勸慰著,叫了內侍對大理寺傳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