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神州火器的發展歷程(3 / 4)

跟上,徹底擊垮對方的軍陣。

最後步兵衝上去收割。

古代作戰,陣型是很重要,騎兵衝陣那會有傷亡,而且不一定會衝散。

但是一輪火銃打完之後,在當時基本上就存在什麼衝不散的陣了。

因為當時神機營三千多人裝備了火銃,四百多人裝備了火炮。

這算是歷史上第一支,全員裝備火器的部隊了。

這一排槍炮下去,對面的敵人又不是鐵打的。

若是還沒散的話,那傷亡也是巨大的,再被騎兵一衝,也該散了。

這種作戰方式,西方是在一百年之後,才學會的。

除此之外,神機營還有輪射的作戰方式。

也就是三段射擊。

第一排射擊,第二排準備,第三排裝彈。

這種方式傳聞是沐英率先提出的,但也僅僅只是傳聞了。

這一時期的,神州不管是火器的發展,還是火器的應用,橫向對比西方的話,那都是遙遙領先的。

而神機營在創立之後,也一直致力於大明的火器發展。

後面神機營接連研發了。

三眼銃,四眼銃。

還有連子銃,這算是最開始的連發火器了。

它是設計了彈夾的,而且火藥也是幾段設計的,類似於二踢腳。

當第一發打出去後,彈夾中的鋼珠就會掉落,而第一發的火藥,也會剛好點燃第二份火藥。

隨後就是第二發,第三發。

在這個基礎上,又研發了十眼銃,和十連珠銃。

其中十連珠銃,就是將十個連子銃的槍管安裝在一起。

不過在這事情上,就出現了彈夾子彈不能掉落的問題。

於是後面又弄出來了十眼銃。

十眼銃的點火方式,那就是和銃一樣,不過它是加長的,有十個點火點,後面因為各種原因被淘汰了。

後面大明和葡萄牙打了兩場以後。

大明發現人家的火器也有獨到之處,甚至可以說是已經超過了當時的大明。

原因也挺簡單的,戰爭促進科技發展。

西方那邊一堆國家天天打仗,不得不承認,人家那邊的火器發展是真的快。

幾十年的時間,人家就趕上來了。

所以到明中期的時候,西方的那些火器,確實要比大明高那麼一點了。

然後大明並沒有覺得覺得自己是什麼天朝上邦,就看不上人家的技術。

在繳獲了更好的武器之後。

大明第一時間就開始仿造生產。

比如鳥銃,這就是透過改進生產的。

還有佛朗機炮,紅衣大炮這些都是大明仿造的。

後面透過改進之後,大明弄出來了迅雷銃和五雷神機。

迅雷銃是多管火器,最大的可以達到18管,使用火繩或者燧石擊發。

長度將近兩米,開火的時候,需要以跪坐的姿勢瞄準。

而五雷神機,那就是加特林的初代版本了,一人轉動,一人點火。

在戚繼光對北面作戰的時候,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也就缺鐵絲網了。

大明倒下之後,到了滿清時期。

滿清對於火器,其實也沒有大家想的那麼不堪。

這不是在說要給滿清洗白。

而是,滿清確實沒有說要禁火器之類的。

但是也僅僅只是沒禁火器,僅僅只是保留了這麼一個單位。

至於發展嘛,在明朝的基礎上,滿清的火器,基本沒什麼發展。

明末的時候,就在用紅衣大炮了,清末還在用。

明末的時候,就是燧發槍了,清末還是。

明末的時候,就有抬槍鳥銃了,清末還有。

所以要說這滿清禁止了槍械發展,那確實不對。

但要說滿清的槍械有發展,那也不太對。

反正滿清對於火器,主打的就是一個放任自然。

當然,更重要的是閉關鎖國的原因,明朝的時候,除了從對方葡萄牙手上繳獲火器進行改造之外。

還從土耳其等阿拉伯國家,進行一些貿易,透過貿易手段也弄來了其他國家的一些火器,進行了研發。

可以說,大明的火器研發,那是沒有和國際斷聯的,大明不是閉門造車。

而滿清那就純純屬於閉門造車了,這種情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