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丹方也在這一時期出現的越來越多。
然後,也不知道是哪個道士,想要煉出與眾不同的丹藥。
他就把硫磺和硝石給一塊煉了。
丹有沒有出不知道,但爐肯定是炸了的。
不過他應該是沒死,甚至他還認為自己這丹煉的不錯,都招來天劫了,按照這方子煉下去,指不定真能煉出仙丹來。
或者是他死了,他徒弟覺得這方子不錯。
反正這方子是留了下來,後面隨著炸爐的人越來越多,終於有人覺得,這應該是材料出問題了。
於是道家的人,就把這兩個玩意點出來了,本意是告訴後人,這兩玩意不能一起用來煉丹,會炸爐。
但是,後面在北宋的時候,有一個叫曾公亮的人,他編著了一本《武經總要》,上面就記載了三種火藥的配方。
這應該是正史上,首次出現的火藥配方了。
但是,一連就出現三,那說明在此之前,火藥應該已經有一定的使用了。
而且那本書叫武經總要,這玩意是本軍事方面的書。
也就是說,那個時期,應該就有人把火藥這玩意用在軍事上了。
不過,宋朝時期的火藥利用有點差,而且火藥的威力應該也不是很大。
所以造出來的東西,只能用在投石車上。
到了宋代末年,宋理宗時期。
也就是頭蓋骨被人取走做酒杯的那個宋朝皇帝。
在他的時期,神州歷史上,乃至於世界歷史上的第一支火槍出現了,名字叫突火槍。
宋朝突火槍
突火槍的槍管是一根巨大的竹筒,裡面有一個放火藥的地方,火藥底部是一個小孔,而彈藥就是碎石子之類的東西。
將火藥放好,裝上碎石子,再用火種插入小孔點燃火藥,隨著火藥的爆炸,把石子推出去。
這玩意最大射程能達到三百米,有效射程一百米。
只是這東西殺傷力差的有點大。
而且使用的時候,要兩個人配合才能用。
更重要的是,這玩意是竹筒做的槍管,它容易炸膛。
隔遠了打敵人,它威力有點小,但是近距離炸膛的話,那個威力可是一點不小。
所以它對於戰局來說,並沒有太大作用。
緊接著,宋朝就沒了。
這東西,也就落到了蒙古人手上,。
後面蒙古人西征,打遍了整個歐亞大陸的蒙古人,在阿拉伯吃了個大虧。
然後當時蒙古人帶著的火箭、毒火罐、火炮、震天雷等等火器,以及一些隨軍工匠,直接被阿拉伯人給俘虜繳獲了。
後面阿拉伯人又跟西方各國打個沒停,然後火器又傳到了西方。
至此,火器的發展就出現了兩條線,一條是神州,一條西方。
這西方的發展,咱們暫時不提。
繼續說咱們神州內部的發展吧。
元朝雖然是遊牧民族,但他們對於火器的發展可是下了功夫的。
現在博物館中也有很多元末明初的手銃。
很多上面都刻了至正元年造。
那玩意長度在半米左右,形狀就跟一個火箭彈一樣,上面有個把手。
到了明朝,朱元璋造反的時候,火器也得到了他的重視。
當時朱元璋在和州招兵買馬的時候,有一個叫焦玉的工匠,給朱元璋進獻了幾十支火龍槍。
這玩意到底長什麼樣,那不知道,這方面的文獻沒有出現。
不過朱元璋依靠這玩意。
讓人改進製造了不少的其他火器。
其中就有大量的手銃。
還有各種火炮,各種各樣的炸彈。
比如什麼土炮,什麼霹靂雷。
雜七雜八的一大堆火器。
不過相對來說,那會的火器,在威力方面依舊不算太大。
射程僅僅與弩箭相當,而且裝填緩慢,怕潮怕溼。
反正就是各種缺點吧。
一直到永樂大帝手上,創立了神機營後。
火器才真正在神州戰場上顯示出它巨大的威力。
朱棣提出了神機營居前,騎兵居後。
也就是神機營和三千營以及五軍營協同作戰。
這種策略就是開戰之前,先打一排槍。
一輪槍打完之後,趁敵方陣腳亂了後,騎兵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