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愚笨至再度推行分封制呢?
即便真要實行分封,頂多也就是將自家皇族宗親冊封為諸侯王而已。
然而要將六國貴族分封為王,這絕對是不可能發生之事!
即使扶蘇再愚笨不堪,後續真的可能去分封。
那李斯也沒有資格去篡改詔書啊!
李斯之所以篡改詔書,說白了純粹是出於個人私慾罷了。
最終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也算是罪有應得了吧。
不過仔細想想,他這種行為,和他所提出的“倉鼠論”,倒還真是如出一轍。”
網友【彈幕】:“李斯要不是篡改了詔令,他應該算的上是千古第一名相了。”
網友【彈幕】:“千古第一不好說,但評價絕對要比現在高的多。”
.........
影片繼續:
【六國啊!六國!
想當年,你們也曾雄踞一方、威震天下。
如果你們其中任何一國,能夠勵精圖治、發憤圖強。
再加上我李斯全力輔佐,何愁天下不可取呢?
只可惜呀,只可惜你們是一個比一個不思進取!
先說那韓國,朝秦暮楚,見風使舵,這樣出爾反爾、毫無誠信可言的國家,豈能長存於世?
哼!如今看來,你已是氣數將盡,滅國也就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再說那魏國,更是罪該萬死!
從商鞅到張儀,從公孫衍到范雎,多少賢能之士,皆出自魏國。
但你們卻對他們棄如敝履、不加重用。
結果呢?這些人才紛紛投靠秦國,併為秦國立下赫赫功勳,強秦者,魏國也。
你們魏國不知用人,豈有不滅之理?
至於楚國嘛,你雖然地域遼闊,人口眾多。
但國內人心渙散,宛如一盤散沙般不堪一擊,註定難以成就大業。
而那齊國,則整日安於現狀,無心爭雄稱霸。
只知蜷縮在自己那一隅之地苟且偷生。
如此,齊國必然走向衰敗滅亡之路。
燕國,你的時間也不長了。
趙國,自長平一戰後,便已是強弩之末,只怕難再有翻身之日了。】
影片中,一個身著秦軍甲冑的男子,對著六國旗幟數落著。
【嗯.......這一版的李斯拍的好像不太完美,似乎是過於狂妄了一些,而且看著也挺尷尬的。
但是,以他在後面做出的功績,說出這番話,還真沒有吹什麼。
其實大多數人,對於李斯的認知,基本上都停留在李斯改詔書的事情上。
而更深層次的瞭解,可能就是倉鼠廁鼠論。
倉中之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
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意思就是一個人的發展,個人本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其實還是要取決於外部環境,這也是他自己一直追求的。。
如果對李斯有更深入的瞭解,那你可能會提到,李斯曾因為心生嫉妒,而謀害了韓非。
另外,李斯還是創造小篆,並協助始皇帝實現文字統一的關鍵人物,可以被視為書法領域的鼻祖了。
然而,許多人質疑,僅憑這些事蹟,李斯何以深得秦始皇的信賴?
又是憑藉何種緣由,能讓眾多穿越者對他網開一面呢?
答案顯而易見——李斯的成就遠不止於此。
這些所謂的“事蹟”,在李斯輝煌的一生中,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小插曲罷了。
李斯對大秦帝國的統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並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秦始皇宏偉的大一統理念,很大程度上源自於李斯的影響。
甚至連秦國剿滅六國的先後次序,都是由李斯提出並得到秦始皇採納的策略:
首攻韓國,次取趙國;
接著消滅魏國和楚國,最終將齊國與燕國一併吞併。
除了滅國順序之外,大秦滅趙第一功臣郭開,也是李斯提議去收買的。
而且收買的還不僅僅只有一個郭開,六國大臣,都有收買。
不過郭開的表現是最好的而已。
在大秦完成統一大業後,李斯再次展現出非凡才智。
提出以郡縣制取代商周的分封制。
文字統一方面,也是由他率先倡議並親自操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