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的,他是吃的多撐,才會想把朱厚照換掉?
真正的原因,是劉瑾想要用太監,取締文官巡撫的地位。
巡撫一職開始的時候並不是常設的,作用是巡視各地的軍政、民政。
在宣宗手上,巡撫就成了常設職位。
然後漸漸的就從一開始的巡視各地,變成了各地軍政,民政實際上的一把手。
這可以說是文官的命根子。
武宗四年的時候,劉瑾提出了要取締文官巡撫,用太監接任一事。
文官集團對劉瑾的總攻是在武宗五年四月發起的。
事件就是安化王造反。
平反之後,八虎之一的張永告發劉瑾。
隨後便是朱厚照親自抄家,抄出了玉璽,龍袍。
同年八月,劉瑾凌遲。
皇帝居然會親自帶隊前去抄家,夠離譜吧。
朱厚照為什麼會親自去抄家?
或許是他怕別人栽贓劉瑾,但結果還是被栽贓了。
玉璽,龍袍都出來了。
朱厚照就是想保也保不住了。
劉瑾專權的這五年,貪他肯定是貪了的,畢竟抄家抄出數百萬兩。
這麼多銀兩,想栽贓也栽贓不了。
但他這五年真就一直在貪嘛?不見得。
在《明通鑑武宗卷》中記載,劉瑾曾經進行過一次變法。
在吏部,工部,兵部,戶部改革了八十五項之多。
查處貪官兩百餘人,刑法嚴峻,大有洪武之風。
另外改革中還有降低賦稅。
建立的官員不定期考察制度。
整頓了兩浙鹽課等等。
不過在整頓了鹽課之後,他自己又販賣起了私鹽,估計那錢就是這樣來的。
這些變法都是針對文官去的。
所以文官對他的反擊力度,大到武宗都保不下來的地步。
劉瑾死了之後,19歲的朱厚照開始收起了義子。
沒錯,二十歲都沒有的朱厚照,就開始收義子了。
而且還是軍中的義子,出名一點的有江斌,錢寧等等。
大明一朝,上一個在軍中收義子的,叫朱元璋。
沒錯,朱厚照見宦官這一招,對文官集團已經無效後,便想起了武將集團。
只可惜,當時大明的武將集團太弱了。
背後沒人撐腰,於是朱厚照就決定自己給武將撐腰。
為此,他給自己封了一個鎮國公,一個大將軍頭銜,化名朱濤。
這大概就是朱厚照給武將撐腰的一個身份。
在應州大捷之後,朱厚照的這些義子,開始展露了頭腳。
比如江斌就在這一戰中獲得軍功,被封了平虜伯。
武將集團的苗子,漸漸的開始出現。
然後,在正德十四年的時候,朱厚照打算南巡。
他這邊剛說出想法,寧王就反了。
朱厚照一朝一共有兩次藩王造反。
一次是劉瑾提出要取締巡撫的時候,安化王反了。
一次是朱厚照打算南巡,寧王反了,就很巧。
只是這群文官沒想到,寧王的造反,不但沒有打消朱厚照南巡的決心。
還讓朱厚照找到了南巡的理由。
只是朱厚照這邊剛打算御駕親征的時候,同一天,王陽明就把寧王給抓了。
這就出現了朱厚照要王陽明放了寧王,讓他自己再去打一次的荒唐事。
朱厚照真的是想打寧王?
他是想去南方看看,看看那邊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只是這一去,武宗就落水了,落水之後,三十歲,正值壯年的武宗,就一病不起,死了。
而被他提拔起來武將集團,在他死後,立刻就遭到了清算。
江斌,神周、李琮等全部處死。
武宗算是大明最後一個,可能將文官集團壓制下去的皇帝了。
朱厚照之後,文官集團已成大勢,後面的皇帝再也沒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