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永文賣女兒賣的輕車熟路,只要有足夠的銀錢拿,他一點兒都不介意女兒被賣之後生活的到底幸不幸福。
他妻子雖然也賣過一次女兒,但那次她是為了能做官太太,她女兒也是正正經經去給人做正妻。
沒錯,在她的思路里,傻子的正妻也是妻。
她不介意拿女兒換錢,也不介意以後讓顧慧成為第二個顧永梅,可她介意顧金兩口子給顧慧挑的這個“買主”的年紀。
一個已經四十多歲的人,他能給顧慧做多久的靠山?等他兩腿一蹬入了土,顧慧會落得個什麼結局?
妾通買賣,屆時她別說是繼續從婆家拿錢供養娘家人了,她能不能在正妻手底下保住自己都是個謎。
顧永文的妻子激烈反對,但顧金兩口子和顧永文卻都被一時的好處迷了眼,誰都沒把她的反對給聽進去。
顧慧經歷過與傻子定親、被賣給一個老男人的這兩件事後,早就已經對所謂親人徹底冷了心。
她恨他們毀了她的一輩子,進了那戶人家之後,她就直接當孃家人都是死人了,以致於顧金一家子沒能如願以償的弄到他們的第二張長期飯票——第一張是一直在被他們一家吸血的顧永梅。
自家的日子越過越糟心,原本被他看不起的顧家二房卻冷不丁出了個舉人。
顧金接受不了這個讓他備受打擊的事實,他妻子和顧永文也是。
在聽到顧文海中舉的訊息後,他妻子和顧永文就開始拿著顧文海的名次說事兒。
“他家還有臉擺酒呢,靠運氣考了個倒數第一而已,也不知他們到底有什麼好得意的。”
“就是,走了狗屎運名次都還這麼差,他們也不嫌丟人!”
兩人掩耳盜鈴般說著這些話,顧金沉默聽著,沒有反駁,不知是不是也在拿這些話自欺欺人。
顧永文妻子卻是冷笑一聲,“倒數第一人家也是舉人老爺,還是個年僅十六歲的舉人老爺!”
搞笑呢,她活了四十多年,還是第一次聽說某人考中了舉人,但卻因為名次在榜尾就要被人嘲笑和看不起。
這對天天做夢的母子,是不知道舉人有多難考嗎?
“人家是倒數第一怎麼了?靠運氣上榜怎麼了?倒數第一人家也是貨真價實的舉人老爺,靠運氣也得人家有那個運氣。”
“不像某些人,沒那個學問,也沒那個時運,偏還不肯腳踏實地去尋個活計。”
顧金兩口子和顧永文被踩中痛腳,臉色都很難看,顧金妻子惱羞成怒,起身就要去打她兒媳婦。
她孫子卻立馬衝到自己母親面前,怒目瞪向自己祖母,一家人眼看著就要爆發肢體衝突。
本就心情不暢的顧金一口氣沒上來,直接栽倒在地。
他這一倒,他家裡人也顧不上吵了,忙請了大夫來給他診脈。
大夫來了,但卻連藥都沒開,只說讓他們準備後事。
顧金死了,他的妻子、兒女都不怎麼悲痛,大家草草給他辦了喪事,他妻子就開始找他兒媳婦的麻煩了。
他妻子非說他是被他兒媳婦的出言不遜給氣死的,正好顧永文也很不滿自己妻子總是說些讓他不高興的話,兩人都想休了她,然後顧永文再娶個他們母子都滿意的。
但這件事最終他們母子並沒有辦成,因為顧永文的兩個兒子還是一如既往的和他們孃親站在一邊。
兩人聲稱,如果他們爹休妻,那他們就跟著自己娘一起離開。
這兩人對他們的祖父祖母、親生父親都積怨已久。
他們家原該頂門立戶的男丁不僅名聲壞了,而且還沒有正當收入,他們家生養的女孩則不是被當成長期血包,就是被他們賣了換錢。
這種從根子上爛掉的家庭,根本就沒有各方面都條件不錯的人家願意與他們結親。
偏偏他們的祖父母和親爹一點兒自知之明都沒有,他們娘想給他們選勤快能幹的鄉下姑娘做媳婦,三人死活不肯答應。
等到三人把顧慧賣掉換錢,他們娘又提出可以用高額聘禮給他們砸回來兩個能讓那三人滿意的新媳婦。
用她的話說,“你們靠賣我閨女得來的錢,難道不該拿出來給我兩個兒子娶媳婦嗎?”
然而那三人卻冠冕堂皇的找了一堆理由拒絕了,他們寧願把錢花在吃穿上、放在箱子裡,也不願意拿出來給他們張羅婚事。
什麼他們家不能和那種唯利是圖的人家結親,不然以後肯定麻煩不斷,說白了還不就是不想把那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