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群魔狂舞(1 / 2)

小說:鼻尖上的寶藏 作者:雅玩居士

別墅加園林,再加博物館,專案越來越大,最後整整佔地十萬平方米。光鳴遠齋博物館就六萬平米,胡建民準備把它打造成雲龍嶺度假村文化核心。

至於展廳由凌君生耿寶昌幾個老爺子操心,現在他們熱情十足,有生之年能看見國寶重現天日比什麼都興奮。正好每人都各有專場,瓷器交給耿寶昌,青銅古籍是凌君生,古幣屬於馬定祥,字畫有榮寶齋吳掌櫃,雜項是嚴四海和戴掌櫃。

最權威的專家配合上最頂尖的建築設計,再加上不差錢的聞一鳴,相信鳴遠齋絕對能成為最頂級的私人博物館。

夢想很偉大,可實現起來需要不懈努力,聞一鳴帶著眾人繼續尋寶之旅,這次回中原,來到七朝古都,洛水河畔。

“這裡就是偃師市緱氏鄉景山,白雲峰,先生今天咱們的目標是誰?”

聞一鳴站在山頭,一覽眾山小,心胸開闊,聽見黑虎問話,笑道:“1300多年前一件舉國震驚的事情發生:年僅24歲的太子李弘突然辭世。有人認為是武則天毒死了李弘,有人說李弘是死於肺癆,然而時到今日,這個問題在史學界依然沒有定論。”

“高宗萬分悲痛,詔令天下,給李弘冠以尊名,追封為孝敬皇帝,並下令以天子之禮,厚葬於偃師景山,是為恭陵。”

眾人邊爬山邊欣賞風景,聞一鳴感嘆道:“餘從京城,言歸東藩,背伊闕,越過軒轅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

“當年曹植背離伊闕,回東方藩屬之地,越過軒轅經過通谷,登上景山。到此以後,已是紅日西傾,人疲馬乏,於是就在長著杜蘅的岸邊停車,在長有芝草的田地裡飼餵馬匹,而後縱目四望,在陽林一帶遊玩。”

“這裡不但是景色宜人,更是風水寶地,傳說武則天剛參政,滿朝文武大臣議論紛紛。有位大臣曾難為武則天說:一夜之間能叫後花園牡丹競開才叫本事。”

“數九寒天,鮮花何以盛開?武則天發愁,整夜昏沉不能入寐,蒙朧中做個夢,有仙童駕鶴提壺來為後花園的牡丹澆水。臨走時武則天問他叫什麼,只聽仙童說:家住緱山,名晉也!”

“然後消失不見,天還不亮,忽有宮女稟報,後花園的牡丹花開。武則天高興地自語:這真乃天意!從此這位未來的女皇開始理政。兒子李弘死後,武則天把陵墓選在南應昇仙觀,西臨仙鶴觀的景山上,就是渴望李弘也能昇仙。”

“後來武則天帶領眾大臣前來看塋地,路途歇息時,在現在的偃師中宮底村下駕。隨從的大臣問武則天:太子的靈臺封土堆多高?”武則天隨口答道:這裡能看見為止。身邊大臣低聲議論:這還了得,此處是深溝,就是把陵墓建得再高也看不見。”

“有大臣想個使她金口玉言能夠變為現實的辦法,為此還專門請來國師,國師對武則天說:皇后再向北走5裡,遙望太子塋地最為吉利。

武則天遂又移駕到現在的安灘即偃師安灘村,臨回宮大臣們又問武則天:靈臺封土多高?

武則天說:不是說過了,這裡能看見為止!大臣們領到新聖旨。用三省民工,花三年時間,費億萬兩黃金,才把恭陵建成現在的模樣。”

眾人來到山頂,正好能遙望見陵墓全貌,氣勢恢宏,不愧是大唐盛世,從這裡可見一斑。

當年只是唐恭陵的神道就有50多米寬,好像現代的馬路一樣。神道兩側立有兩列石象生。最南端的望柱至北神門外坐獅,總長800餘米。

恭陵靈臺封土為高黏度紅膠泥土質,且經過夯築,堅硬密實,經過千餘年的風雨侵蝕,其高度僅損失5米左右,基本保持了原貌。

四面神牆中部各置神門,以喻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陵墓周圍有12門闕和角樓,門闕外有立獅一對、石人三對,飛馬華表各一對,其餘三神門外分別為一對坐獅。

聞一鳴看完感嘆道:“即使按現在的規模,恭陵東西長164米,南北寬146米,高23米,皇后陵50米見方,外加4個角樓,8個闕臺都需要土。除此之外,恭陵地宮中的行沙,從8裡外的伊洛河,人挨人、人傳人,傳到恭陵,炒幹後倒入,僅搬運工作該有多大?”

“可惜啊,越奢華越令盜墓賊眼紅!1998年1月21日黑夜,犯罪嫌疑人張少俠、許爾興、劉克軍、劉江海、宋彥軍、範為民等六人,在劉江海家中密謀盜掘恭陵陵區內的重要陪葬墓哀皇后墓。”

“當夜趁著夜色,由張少俠開車,六個人帶著劉江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