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狗日的國家(1 / 2)

小說:鼻尖上的寶藏 作者:雅玩居士

所有東西打包上車,柳大通問道:“先生,咱們下一步去哪裡?”

聞一鳴擺擺手,看著遠處群山,沉聲道:“繼續尋找,這裡肯定還有寶貝遺留,要知道可不只是盜墓賊光臨過這裡!”

自從大墓被發現,形形色色人物,如同走馬燈般輪番上場。1922年有法國神父閔宣化、比利時神父凱爾溫到此盜掘。1930年又有奉系軍閥湯玉麟到此盜掘。

1931年至1939年間,鳥居龍藏、黑田源次、竹島卓一、田村實造、小林行雄等先後對包括永慶陵在內的遼帝陵進行盜掘,無恥的打著考古研究的旗號,大肆搶奪國寶,真是狗日的國家!

聞一鳴說完,眾人頓時群情激奮,特別是黑虎,他參加過真正戰爭,自然對某些野心勃勃的國家充滿敵意和戒備。

“知道什麼叫做戰時清國寶物收集辦法?還有敵產管理法?”

“戰亂期間島國在這片土地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其侵華的動機就是掠奪財富,大量文物被搶走。至今那裡還是文物最大流散地和收藏國,那裡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如果沒有幾件華夏古玩鎮館,都不好意思開門!”

“比如旅順口東面黃金山下的唐代崔訴鑿井題名碑刻,原存於東北地區的唯一唐碑,被侵佔旅順的海軍司令富岡定恭盜走,作為佔領旅順口的紀念禮物獻給天皇。”

“此物現存放於東京千代田區皇宮建安府前院的石亭內,碑亭正面的石桁上還刻著唐碑亭三個字,世世代代作為恥辱的象徵。”

“戰爭爆發後,乾脆專門配備所謂的文物蒐集員,受過專門訓練,具有專業知識。每佔領一地,蒐集員便對當地文物古籍進行全面搜刮。手段和名義很多,以探險為名,比如大谷探險隊。”

“以學術考察為名,如鳥居龍藏在境內的活動;以聯合考察為名,如1927年濱田耕作等人在旅順地區的盜掘活動;以旅行為名,如松本信廣、保坂三郎、西岡秀雄分別帶領的三個學術旅行隊,在江浙地區進行盜掘。”

聞一鳴長嘆口氣,其實還有話不能說,按照焦老九研究,不只是戰亂期間,就是現在,還有不少外國盜墓賊在華夏活動。

只不過行動更加隱秘,頂著各種冠冕堂皇的頭銜,什麼文化交流大使,駐外使館高階官員,都是狗屁,還是為了值錢的文物,想盡辦法運出外國,賺黑心錢。

聞一鳴讓金寶繼續搜尋,這裡經過很多盜墓賊,必然有不少殘留文物,果然很快又有發現,在偏僻樹林附近,開始第二次挖掘。

“先生,有發現!”

黑虎提著一個麻布袋走過來,這次居然不是箱子?好奇開啟,從裡面掉出幾件東西。

“黃金魚符?”

聞一鳴首先拿起一件巴掌大小,形似鯉魚的東西,有些驚喜,居然是隋唐官場能夠代表官員權力和地位的魚符!

魚符早在隋代就已經出現,但其作為身份象徵制度則是唐代才確定下來。唐代魚符是用木頭或金屬精製而成。其形為魚,分左右兩片,裡面刻有官員的姓名、在何衙門任職、官居幾品、俸祿幾許,出行享受何種待遇等,比隋代僅有姓名、官品的身份證要完整得多。

魚符分為三種:一為銅魚符,二為隨身魚符,三為交魚符。唐高祖為避其祖李虎的名諱,廢止虎符,改用黃銅做魚形兵符,稱為魚符。

隨身魚符用於標明官員身分地位,配以魚袋隨身攜帶。裝魚符的魚袋也是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

聞一鳴把粘在魚符上的土塊洗乾淨,整件魚符長約6厘米,寬約2厘米,隱約能夠看到魚符表面還閃爍著金色的光華,而點金色的光華無疑說明這件魚符的名貴材質。

把魚符沿著中間的縫隙一扣一拉後,魚符在手中分成兩半,在魚符魚頭的位置,刻有‘合同’二字,一邊一個,剩下黃金魚符上仍然還有六個工整的楷體字,皇九子晉王治!

“難道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個兒子晉王李治所佩戴的隨身魚符?”

跟據《新唐書車服志》載:內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符、魚袋,以明貴賤,應召命。魚符以不同的材質製成,親王以金,庶官以銅,皆題其位、姓名。

而晉王李治,也就是後來大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開創有貞觀遺風的永徽之治,同時也是一代女皇武則天的丈夫!

這件魚符所代表的顯赫身份,讓它在任何歷史學家,收藏家和鑑賞家眼中都是毫無疑問的國寶。

世上僅此一件,絕無僅有!

聞一鳴收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