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寶藏疑蹤(1 / 2)

小說:鼻尖上的寶藏 作者:雅玩居士

“就是你,東陵大盜,孫殿英!”

聞一鳴餵飽幾個小傢伙,金寶不用說,每天最少三四塊金條,吃的不亦樂乎。金角剛進化完成,食量更大,加上小金小白兩個傢伙,知道合香是寶貝,每天都來蹭吃蹭喝。

柳大通安排好黑虎幾人,家裡有小雪在,多了幾分生氣,整天跟兩個小獒崽打鬧,十分熱鬧。

聞一鳴拿起亂世錄,開始系統整理線索,鎖定第一個尋寶目標人物,史上最囂張盜墓賊,孫殿英。

當年為了軍費直接炸開清東陵,把乾隆慈禧隨葬品一掃而空,舉國震驚,也真是膽大包天。

按照記載他正式動手在7月8日,一直持續到10日,將所有盜出的寶物裝箱封藏。夜間派兩輛汽車,所有寶藏被運到設在馬伸橋的盜墓臨時指揮部。

7月11日凌晨,他的部屬譚溫江負責將寶物裝上從司令部調來的20輛大卡車,都是事前以軍需為名徵用,車伕根本就不知道所運的是寶物。

當時孫殿英召集參與盜陵的高階軍官開會,商議分贓事宜。他自然得大頭,大半寶物據為己有。據其當年身邊人回憶,所得寶物裝滿十一大箱。

事發後有媒體估算,孫殿英從定東陵和裕陵內盜得的寶物,價值2億5千萬兩白銀。現在學者再研究發現實際上價值遠遠不止此數。

歷史學家考證能查詢到的資料,當年所盜寶物除分贓外,主要有五大去向:售賣、上繳、罰沒、賄賂、秘藏。

聞一鳴拿出紙筆,開始畫線索圖,規劃尋寶線路,售賣最大流向,不少寶物可能仍流落在民間,但更多的流落在海外。

當時孫殿英的交易主要在北平和滬上,那裡地方洋人多,能賣上價錢,譚溫江將部分珠寶玉器等物運來北平,價值十萬元左右。先由譚溫江的弟弟譚榮九賣珍珠於廊坊義文齋,由掮客王振波介紹,得款約6000元。

軍需處長李德祿後來交代,孫殿英派兩名武功槍法不凡的副官王登瀛、戴世禧護送,帶走五大箱寶物。到滬上後,在祖籍汴梁的魯幹卿開的豫商公館。

當時滬上文物販子很多,都是為洋人服務的。經魯幹卿牽線,名叫吳世安的掮客看上了這批稀世珍寶,介紹給洋主子,並談妥價格。

交驗後洋人將所帶的大約1/4的部分現款交給李德祿,餘款是一張大額美鈔支票。李德祿覺得面額太多,要求拆分成五張。

不曾想這是青幫頭子黃金榮設的局,等李德祿去銀行取款時,被告知支票是假的。孫殿英曾由牛七爺引薦加入青幫,與黃金榮是同輩,但未去過上海。孫殿英知悉黃金榮黑他的寶物後,氣得咬牙切齒,但也不敢惹黃,後派人僱黑道殺手,將做局的吳世安幹掉。

在滬上吃過黃金榮暗虧後,孫殿英把銷售的重點轉移到津港,他當時租界內建有自己的公館。銷贓物件還是外國人,交易地點多設在英法租界內,具體出手多少,無法統計。東陵盜案曝光後,迫於輿論壓力,孫殿英先是採取嫁禍於人,金蟬脫殼的辦法,後又主動上繳少量寶物,以迷惑外界視線。

當年他上交給頂頭上司徐源泉的報告裡的附錄物品清單:鼻菸壺大小式共5個,赤金全珠鐲1副,珠10顆,珠翠藍紅寶石18個,赤金八寶鐲1副,大小寶石15件,珊瑚18件,翡翠各種寶石15件,玉鐲3支。

明顯是想避重就輕,推卸罪責。徐知道孫的意思,本想私吞,但後來看到軍事法庭要動真格,擔心受牽連,便才主動要求上繳給法庭。好笑的是,在事件平息後,徐源泉很為自己的行為後悔。

聞一鳴經過整理,終於發現幾處可疑,首先是被北平警察沒收,譚溫江與尊古齋掌櫃黃百川交易寶物,具體數量不清,最後下落不明。

第二是義文齋掌櫃從譚溫江弟弟譚榮九手中所收珍寶,曝光後交出,由時平津衛戍總司令朱綬光將之轉交北平總商會會長保管,但也下落不明。

第三宗是被海關沒收,1928年8月14日,查獲即將運往法國的寶物三十五箱,由北平吉貞宦古玩店長張月岩報關,預備運往法國,報價2.2萬元。

由於貨主沒有在場,軍法處通知海關暫行查封,並透過北平公安局詢問張月岩,查清貨物來源,最後也消失不見。

這只是滄海一粟,孫殿英所盜獲東陵寶物數量,應該還有大部分沒有現身,好似人間蒸發。按照焦老九研究,最大嫌疑另有其人。

孫殿英當時曾將所盜寶物進行了清點分類,挑選出兩箱寶中之寶,暫不出售,準備秘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