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凌天成笑道:“真的?沒想到堂堂阿里爸爸董事長,馬運居然也有年少輕狂的時候?”
胡建民擺擺手道:“你們最近沒有在網上看他拍的電影?花巨資邀請很多武打巨星加盟,為了就是陪他一個人過癮,這才是有錢,任性!”
凌天成讓秘書開啟網址,大家圍起來看只有十幾分鐘的短片,馬運化身太極高手,打遍天下無敵手,連叱吒風雲的武打巨星都敗於其手下,大家哈哈大笑,網路首富居然愛當大俠!
聞一鳴點點頭,對凌天成解釋道:“最近需要錢,這些我找馬運私下成交,到時候商量讓他預展露露面,也算對天成的宣傳。”
凌天成沒有意見,聞一鳴現在是大股東,越有本事越好,胡建民負責聯絡馬運,相約明天見面。
回到家聞一鳴整理好兩箱寶藏,大部分還是金條和珠寶,拿出不少讓噬金蠱拼命吃,看著小傢伙大快朵頤,心裡很是滿意。
噬金蠱的進化就是靠吃黃金,越純越好,這也是為什麼狂喂金條的原因。原本在野外只能依靠本能尋找金礦石,純度低,含金量不足。
現在每天能吃到純金條,小傢伙不但能快速進化,尋寶範圍提升,一旦記住金條的味道,尋寶準確性更高,還有什麼比美食能讓吃貨瘋狂的東西!
這次尋寶充分證明亂世遺珍錄的珍貴性,雖然只是提供大致線索和範圍,但無疑對自己來說已經足夠。有大致範圍,剩下的靠噬金蠱繼續鎖定位置,雙管齊下,什麼盜墓世家?
屁都不算!
看著厚厚的資料,上面短短一個線索就讓自己得到如此豐厚回報,聞一鳴心情越發沉重。
泱泱大國經歷過多少次戰亂,可幾千年文物流失總和都不如近代百年!
第一時期是指1860年至1900年間,八國聯軍兩次劫毀圓明園時期,可以說毀壞園中全部宮廷舊藏和當朝大量珍寶器具。究竟數量有多少,說法不一,也難以取信。
有位法軍軍官在寫給其朋友的信中這樣描述道:火燒圓明園以後,我們足足運走了300多車戰利品。砸碎的瓷器、象牙製品不計其數……”
另一位英軍將領則在日記中記載:那些法國兵沒有紀律可言,單個活動,見東西就亂搶,拿不動或不好拿的就砸。我們英國軍官指揮兵士們將戰利品集中擺放,整整堆滿三處皇宮大院……”
圓明園的宮廷舊藏給侵略者和他們的後代帶來了巨大的財富,直至今天,東西方拍賣會上出現的清宮拍品,絕大多數都是圓明園兩次遭受浩劫時被搶掠的文物。
第二時期是指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新中國成立,文物流向主要還是西方列強以及日俄等國。現藏於各大博物館的出土文物,大多數都是這時期從本土搶、盜、騙買過去。根據聯合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計,這類文物的總數大約在百萬件以上。
第三時期則發生在破壞封建殘餘運動,幾乎毀滅博物館以外的所有地面文物和私人收藏。要知道被八國聯軍火燒的圓明園那還只是一個點,而那次運動,毀的則是整個面。全國上下,書畫,雕塑,建築,幾乎無一倖免。有人曾作過這樣的估算,遭難文物的數量大約超過200萬件左右。
第四時期大約起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尚未結束。文物市場開放後,外國拍賣行製造的藝術品暴利效應和隨之而來的國內全民淘寶運動,使得古玩市場上的古董供不應求,直接孵化了一條由盜墓、盜撈、盜竊和走私者、銷贓者、製假者組成的黑色文物產業鏈,從業者達百萬之眾。
流失文物大多數來源於古墓、窖藏和水底。歷史價值很高,至於數量有多少,也許是永遠是個謎……
聞一鳴合上筆記,長嘆口氣,突然有種責任感油然而生,別說什麼千年寶藏,就光這百年恥辱,自己如果回收百分之一,不,哪怕只是千分之一,足以傲視群雄,成為最頂級私人博物館!
第二天胡建民帶著聞一鳴來到馬運在郊區的別墅,看著平時在電視上侃侃而談的馬首富居然滿臉通紅,揮舞寶刀的癲狂樣子,穿著龍袍如唱戲般在屋子裡轉圈,左手天字號,右手地字號,腰裡還彆著人字號,搞笑之極。
最後他拿著寶刀在聞一鳴面前比劃著,威脅道:“既然你們自投羅網,今天就不要想走出這個屋子!”
聞一鳴真是無語,看著馬運玩了半個小時,終於消停下來。
“一億!”
馬運玩累了,一屁股坐下,伸出手指道:“我出一億,全部給我!”
“上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