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雜魚湯?(2 / 2)

小說:鼻尖上的寶藏 作者:雅玩居士

,這就是長江小雜魚的特色。”

一句話讓眾人恍然大悟,就連胡建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道菜,劉師傅長嘆口氣,緬懷道:“還記得我小的時候,長江裡有種小魚叫鰟鱭,比小手指還短一點,形似鰟鮍,細鱗光潔,通體透明,活魚即可透視肚中內臟。”

“此魚雖離水即死,卻是魚中上品,腴嫩至極,連頭嚼咽,可不必吐刺,味道是沒說的。春末夏初時,它們溯流而上,遊進內河水草豐茂的淺水裡,產完卵再回到長江生活。秋天的傍晚,如果你在風平浪靜的江邊看到水面上細浪粼粼,像在下毛毛雨,那就是鰟鱭魚成群結陣到近岸淺水區覓食。”

“那時候長江裡的小雜魚多如牛毛,當地人戲稱,捧一捧江水,手心就有一條小魚。淘米洗菜時,常能用籃子兜到許多火柴棒那麼長的小魚秧子。春夏季節的水草叢裡,談情說愛的魚打起水花啪啪響,將水面弄得波光閃爍。”

劉師傅口才不錯,幾句話為眾人勾勒出一副寧靜的江邊生活圖,動情道:“江邊有很多搬小罾網的,那種小罾網只有四五米見方,用兩根交叉細竹竿對角繃起,一根繩子直接拴在網架上,守株待兔似的等上一會兒,用力拉起繩子,罾網就出水。”

“有時候很有收穫,網心裡有許多小魚兒亂跳,有時候也能捕到鯉魚、鯰魚、翹嘴白和螃蟹。正經的漁民,通常將船劃到一片餌料豐富的回水區域,下絲網,不論小魚大魚只要粘上了就跑不了。”

“小魚掛在網眼裡,出水時一閃一閃地晃動,有時一條絲網就可掛住十多斤小雜魚。那時候小雜魚不值錢,一毛錢甚至幾分錢能買一堆。”

“漁民往往將個頭大和成色好的魚挑出來,拿到菜場賣,或是留給自己做下酒菜。剩下的那些快爛肚子了,就賣給農戶餵豬餵雞,產崽的母豬吃了奶水足,鴨子和雞吃了下蛋特別給力!”

大家哈哈大笑,特別是聞一鳴和凌雨馨,這種體驗很新奇,聽的津津有味。嚴四海閱歷豐富,接話道:“早年我也在江邊生活過,想起那種感覺很溫馨。現在時過境遷,許多魚都從長江裡消失,像嬌嫩的鰟鱭魚,受不了汙染水質的折磨,早已隨著長江三鮮中的鰣魚一同告別了咱們嘍。”

劉師傅點頭無奈道:“剩下的一些小雜魚也是身價倍增,甚至成了一些飯店的招牌菜,要好幾十元一盤。就拿原來漁民用來餵鴨子的泥鰍來說,只要說是野生的,就能賣到二三十元錢一斤。”

“有時菜譜上明明寫著小雜魚,但你點到卻被告知賣完了。到飯店裡點長江雜魚也有講究,不是隨便來一盆那麼簡單,至少你要問今天這盆小雜魚裡有哪些品種,雜不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