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監督各級官員是否存在問題。
這份奏摺造成的反響劇烈,幾乎等於在明晃晃的表示,對過去監督部門的不滿,以及今後必須加強對官員的監督,防止御史與地方官勾結。
身為總憲,卻表達了對所有官員的不信任,在這個重視道德的時代,屬於非常嚴重的指控了。
這一次跳出來的官員就多咯,不單單是外官反對了,京官也都反對。京城的報紙上很多人在大做文章,各種暗搓搓的陰陽怪氣,什麼文官之恥,無度媚上,毫無士大夫的氣節等等,都是衝著林如海去的。
林如海根本不帶怕的,親自下場寫文章,在《民上報》發表署名文章,跟各路噴子對線。
京城如此熱鬧,賈璉卻毫無吃瓜的興趣,他現在的注意力在研發司。讓阿讓和歷道行的研發有了新的成活,實驗室內弄出了硫酸,正在進一步謀求一個量產的工藝。對於賈璉而言,這才是真正的大事。只要解決了火帽,後發槍就不遠了。
那麼,配套的材料以及金屬加工的工藝,成為了能否實現火帽槍的關鍵。一旦有了火帽,結合新的加工工藝,先搞定火帽槍。
火帽,無疑是槍械發展史上里程碑的事件。
對於賈璉而言,朝廷裡的紛爭,哪有搞火帽重要呢?現在都是在實驗室裡搞這些東西,一旦需要量產了,賈璉還要出城去選址建廠。
事情不要太多了,賈璉是真的開始忙碌了。
針對林如海的奏摺,承輝帝果斷的召開內閣擴大會議,文武官員,三品以上,在京者一律列席。
這次會議,第一天就發生了鬥毆事件,別看反對林如海的人很多,支持者也不少的。朝廷就是這樣,官員也是什麼人都有。反對者指責林如海破壞官場秩序,要藉此事搞政治傾軋,畢竟林如海的政敵也不少的。支持者則認為,林總憲的建議很好,不是一般的好,而是非常的好。早就看那些官場蟲豸們不爽了,工作不積極,貪汙腐敗,生活墮落,個頂個的是把好手。
別看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員,口舌之爭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拳腳相加水到渠成。
好在都沒動傢伙,一場會議開下來,大臣們鼻青臉腫的散會。事情自然是沒談成的,下一次會議繼續。
賈璉在心裡默默的想,這算個屁啊?內閣打架會議打架不是基本操作麼?聯合國上脫掉鞋子敲桌子的都有。
講道理講不過,那可不得動手麼?總之不能讓你的計劃得逞,給你攪黃了再說。
“沒想到吧?嶽齊也列席了,並且下場幫著林大人擋拳頭了。不是他護著林總憲,說不得林大人要吃大虧。”
聽到這話,賈璉總算是臉上有了表情,輕輕的放下茶杯,問一句:“都有哪些人對我姑父下手了?”
“率先開口反對的是次輔梁閣老,李馳附和。林大人站出來與兩人辯論,梁李二人沒辯贏,刑部的王大人出面幫腔,導致現場失控。率先動手的也是刑部尚書王大人,由此展開一場混戰。總的來說,從人數上看,林大人這邊吃虧了,從結果看,林大人這邊因為嶽齊的加入,贏了。”
賈璉看著面前的地板發呆,口中自言自語:“梁道元,李馳,王剛,這是嫌最近日子太舒坦了不成?”
夏剛親眼目睹賈璉找來紙筆,一會兒就的寫了一份彈劾,轉頭遞給夏剛:“幫忙送到陛下案前,最近有要緊的事情顧不上,忙完了再說。”
達到目的的夏剛拿著奏摺就走,見到夏守忠後,把事情說了一遍,夏守忠聽著都嘖嘖稱奇:“看來是真有要緊事情,不然不能錯過這場大戲。”
“會不會是在看風聲?”夏剛疑惑的表達了一句,夏守忠嫌棄的看看侄兒道:“賈璉做事靠譜,做人幫親不幫理。你啊,還是學著點吧。”
丟下一句話,夏守忠連忙進宮,見了承輝帝后,奉上奏摺:“聖人,您看看這個,剛拿到手的。”
承輝帝默默的看完後,看了一眼夏守忠那張滿是褶子的老臉道:“狗奴才,難怪這麼積極。”
夏守忠一臉忠誠道:“聖人,奴才覺得,賈大人言之有理。以文官來監督文官,那不是左手打右手麼?再說了,這些年龍禁尉也就剩下京城這麼一塊地盤了,其他地方都在苟延殘喘。以前內庫沒錢,如今內庫充裕,聖人也該露出爪牙了。”
承輝帝猶豫了一會道:“送內閣吧!”
如果說林如海的奏摺是放了一枚小砸炮,賈璉的奏摺就是端著ak在掃射。
內閣各位大臣還在頭疼林如海的奏摺時,表情還算能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