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此乃聖言也!”
“他們想做奴顏婢膝之徒,我們還不想做喪權辱國之輩呢!我雖是戲子,可我位卑未敢忘憂國!”
百姓們紛紛開口,你一言我一語的。
雖然其中還有託。
但,這也確實是民心,大多數人都是有血性的。
這位開口的大儒後退了兩步,自己好像激起民憤了,劉三吾伸手壓了壓,百姓的聲音才陸續小了下去。
劉三吾拿著自己的喇叭。
“自盤古開天,三皇定國,五帝開疆,凡國遇戰事,男必在祀與戎泯軀祭國,即焚骨成丘,溢血江河,亦不可辱國之土,喪國之疆!將士披肝瀝膽,將軍寄身刀鋒,百姓不分老幼尊卑,不分先後貴賤,必同心竭力,傾黃河之水,決東海之波,徵胡虜之地,剿倭奴之穴,討欺吾之寇,伐蠻夷之戮!
可你儒家卻是如何做的?喪權辱國、奴顏媚骨、卑躬屈膝、崇洋媚外、俯首貼耳、摧眉折腰、低三下四、奴顏婢色!何以擔教化之責?我泱泱華夏,浩浩九州,自始皇帝掃六合並天下以來,就是天朝上國,只可有萬邦來朝之功,何能有喪權辱國之過?再這麼下去,亡族滅種不遠矣!”
隨著劉三吾的一番話落下,百家沉默不語,百姓議論紛紛,儒家學子只感覺自己心中高大神聖的儒家正在一點點破碎。
“那心學的理念,該如何?”
辯論臺下,一位大儒問道,從劉三吾的話中,他意識到儒家可能真的錯了。
劉三吾聞言,正了正神色道,“要想種族不滅,唯有抗戰到底!”
“掀起戰爭,必遭筆伐之誅!”這位大儒搖搖頭,不贊同這個觀念。
劉三吾卻說道,“寧背一世之罵名,也要讓子孫萬代享福,這就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大明:開局撞柱,嚇壞滿朝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