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見到水裡的大鱷,便叫鼉龍,小鱷又叫豬婆龍。見到修煉有成的大蛇,便叫蛟龍,鯉魚成了精也叫做龍。甚至一些平平無奇的小蛇,或是尊敬或是出於愛稱,在稱呼乃至將它寫進詩詞書中時,也管它叫做龍。
再到後來,更是誇張。
人們可能行至山上,途徑路旁,見到某些奇異的東西,叫它發光或乘風而去,無法理解,而這類東西只要沾了水,人們就驚呼,這是龍。
然後下山就可以和家人好友吹牛了。
事實上是滿足了人們對於見龍尋龍的嚮往和渴求。
狐妖狐精也是這樣。
本朝人好狐精,若在俗世村落城池中見到妖精,有變化的本領,不知是什麼,就管它叫狐。這樣自己就算是和書中、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見到了變化莫測的狐狸了,與這般神異的精怪結交了,可以自得了,可以自覺奇妙了,可以去與人吹噓了。
其實不見得是狐狸。
因此道人為了區分,便將妖精這二詞拆了,山間狐狸修成的妖精,就叫狐妖,而世人口中不辨真身的,就叫狐精。
林覺想尋的是正兒八經狐狸化作的妖精。
雖說狐妖自有宗族派系,不過互相之間定有交流,也許可以從中得知自己這隻養了兩年多的狐狸大致來自哪裡。
走到山腳下時,山中忽有聲音傳來:
“這個時候你們還敢下山嗎?”
坐在騾子背上的老者一聽這奇怪的聲音就覺得不是人,頓時大驚。驚慌之下,差點從騾子背上掉下來。
卻見兩名年輕道長從容自若。
“為何不敢?”
“聽說玉鑑帝君下了大決心,派遣南方三聖,眾多靈官星君,天兵神將,誓要剷除屍虎王,看這陣仗屍虎王無論如何也躲不過這一劫了!為了求得一線生機,他必命手下妖怪攪亂天下,鬧出動靜越大越好,你們下山,那些妖怪可都要和你們拼命!”
“更該去了。”
道人只是如此說著。
林中便再沒了動靜。
林覺二人對視一眼,便都取出紙驢,化作兩頭灰驢,牽著騾子騎驢趕路。
瘦小的騾子,飄逸的道人。
山間傳出清脆的蹄音。
此時已是下午,老者前來用了兩天多的時間,二人趕路之下,第二天晚上就快接近了。
不過天色也已經將近黃昏了。
“師兄……”
驢背上的小師妹喊道。
“怎麼了?”
林覺轉身看向小師妹。
“路有些熟。”
小師妹指著前方,疑惑說道。
“有些熟?”
林覺便也扭頭看去。
尋常的山尋常的水,山中小路,路旁田地,沒有多少稀奇的。
不過聽她一說,倒確實有些熟。
“嚶啊~”
狐狸輕輕一跳,飛身躍上一棵樹枝,伸長脖子左右打量。
“是去小川村的路?”林覺說著,轉頭看向老者,“敢問老先生,可曾聽過小川村?”
“自然聽過。我們梨村就離小川村不遠,說來也就二十里路,我們正是從小川村那裡聽說了貴觀的道長們,這才來請啊。”
“原來如此。”
林覺說著話時,又聽狐狸叫了一聲。
聲音輕細,有一點夾。
看它一眼,再順著它的目光往前看去,正巧小路是個緩坡,騎著驢往前幾步,就見到了路上突然出現的一棵大樹。
大樹正在小路中間,擋了去處。
這種小路中間定然是不會有樹的。
林覺神情一凝。
這不是和上次一樣嗎?
只是不同的是,現在還是白天。
“哎呀!?”
夕陽金燦燦的掛在天邊,騾子背上的老者卻是陡然一驚,指著前方:
“這……這這這……這路中間怎會長出一棵樹來?老朽來的時候可都沒有這棵樹啊!”
“老先生莫急。”
林覺騎驢上前,看著這棵樹。
不知是不是兩年前晚上看見的那棵,總之當時沒看清楚,此時倒是看得清楚。
這應當是一棵梨樹,枝繁葉茂。
碭山產梨,如今也正是梨兒熟的季節,這棵樹上也密密麻麻的掛滿了果子,卻都是些歪梨。
林覺似有所感,又回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