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兆麟夫妻嚴然把自己當成了這東嶺地區的皇帝,豈容手下近臣如此欺辱?
盛怒之下,恨不得自己提刀上馬當即將竇氏父子斬於馬下,只是夫人說得對,宋家現在正處在特殊的時期,自己又是其中最關鍵的人物,衝動不得,大業為重,夫妻二人商量佈置好之後便各自安歇去,該執行的還得繼續執行,不然幾個新來的女人又作妖,並非沒辦法治她們,而是麻煩不起。
五個老姨娘連同下人當夜就被捆了,都不用大爺和夫人出面,管事的直接告訴說倆姦夫已被射死。
“各位也不用隱瞞掙扎,沒用的,前兒晚上就已經發現端倪,大夫人之所以隱忍不發,無外乎是看在各位服侍大爺幾年的份上,想著只要有點轉機,便不下狠手,能睜隻眼閉隻眼的,裝個樣子也就過了,可惜幾位不識抬舉。
行了,我在這裡多說無益,幾位姨娘能這麼幹,自然是早就籌劃好了的,我名為大管事,說白了也是個下人,幾位雖不是什麼正經主子,但到底是大爺的枕邊人,該有的情份自然會有的,怎麼處理?我一個下人說了不算,同樣的道理,幾位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說不說也不由我決定,完全由各位自己作主。
只是各院的使喚下人們,犯事的不是你們,都是聽人差遣的下人,感同身受,但同情歸同情,我也只能將實情上報給大爺和夫人,兩位主子都不是糊塗之人,分得清事情的真偽。
我這麼說,不知各位可明白其中的緣由?事情的經過越清楚對你們越有利,府上最近事情比較多,沒多少時間可供大家浪費,該說的話我已經說了,想不想自救都由你們自己決定。
我給大家半刻鐘的時間考慮,思謀好了,當著大家的面把自己知道的講了,我著人一一記下,到時候呈給大爺,主子自會作出自己的判斷。”
管家是個人精,一番話說完,便不慌不忙喝起了茶,另外兩人把紙筆和墨汁準備好,弄得挺正規的。
“時間到,誰先說?”
“我!奴婢是五姨娘的貼身丫鬟,我家主子冤枉......”
“呸!你家姨娘才是最不要臉的,那天......”
“我先說,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那天,竇二少爺夫妻倆來府中催糧餉,見不到大爺,這才......”
“行了!一個一個來,咱倒著來,從五姨娘院裡的人開始說起。”
管家的審訊工作進展得很順利,一個時辰不到,整個“借種”事件的前因後果及實施情況,都問得清清楚楚,而且都作了詳細記錄,順便還整理好順序,便於宋大爺閱讀查詢。
五個資深姨娘統一賜了白綾,另有十一二個下人被斬殺,打板子的暫時記下,因府裡實現抽不出時間來處理,主僕一十七人,第二天分三車拉到城外,挖了大坑扔下,再投了柴火,點燃之後燒了一夜,隔天也不管燒沒燒成灰,把土回填過去,撒上幾把草籽和樹果核仁,東邊雨水多,幾天就冒芽了,過不了兩年,不是當事人,絕對認不出下面有十七具屍體,樹會長得格外肥壯!
床府裡的人處理得又快又完美,還沒多大動靜,竇家那邊的情況稍有不同,一開始也處理得很靜音,每個院子中的人都以為是爺回來了,反正也做不了什麼,無外乎就是純粹的睡覺而已,女主子們心裡膈應,下人們也覺得不舒服,迷糊著開了院門,然後就去見了閻王!
黑夜人整齊劃一地進到各院中,幾乎沒人發出驚呼聲就解決了,完事之後把兩兄弟身的屍體放到各自夫人身邊,箭撥了了,最後統一點火,再迅速撤走,所有行動都按計劃順利完成。
因為起火點繁多,又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發生,等人發現起火,竇家兩位少將軍的府邸已經燃起了熊熊大火,連老將軍這邊都被殃及。
“走水了!走水了!”
“快叫醒各位主子!”
“哪裡走水?”
“大少爺的府裡!”
“不!是二少爺的府邸!”
“不對!是大少爺府和二少爺府同時起火!”
“哎喲!咱們這邊也救不住了!”
“天呀!”
......
“啊!”
“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