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候爺沒勸住大兒子,但他好歹還是回來了,父子倆在書房爭執了半天,最後不歡而散,老二卻連回都不回來,一句,“忙不過來,等以後得了空再回來盡孝”就打發了送信的下人!
宋二公子當然不會回來,太后新交待的任務特別重大,晉王夫妻倆是不在京城,但他留下的人也不容小覷,寧王就是前車之鑑,真大意不得,就父親那沒主見的軟弱樣,攔自然是攔不住的,只是有些事情,提前走露了風聲不好。
丁大公子見老二連父親的面都不願見,感覺他八成得了太后的秘旨,三叔和堂妹又住在他府裡,有必要去走一趟。
“父親果然糊塗,堂妹出嫁這是咱丁家的頭等大事,祖母裝病不聞不問也就罷了,他們居然還跳出來阻止!”
“阻止倒也談不上,父親說皇上還是一如繼往地偏寵晉王,為立儲的事情已經和太后鬧得很不愉快了,所以才不讓咱們倆參與,說是自古皇位之爭都是相當殘酷的,最好不要參與。”
丁大公子也有些猶豫,晉王的勢力還真的有點讓人懼怕,在江陵的時候就敢縱容媳婦那般對待三叔,現在就更不會輕易妥協。
“錯!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代價,世上沒有白拿的東西,只看值與不值!
我知道,晉王他不容易對付,但太后不喜歡他就是他最大的短板,何況他們倆夫妻現在還遠在大西北,皇上和重臣也不在京中,咱們又不是要造反,只是去收聘禮而已,有什麼好怕的?”
老丁三爺和丁候爺家的大公子二公子分三組,帶著太后懿旨和六個待嫁女一起滿大街去收聘禮,成了大燕京城今年最奇特的見聞。
“什麼?新嫁娘大婚之前不是不能拋頭露臉嗎?這聘禮哪有自己來取的?”
“嘖嘖嘖!聽說又是嫁給晉王的,這次是一次嫁六個!”
幾組人都會是事先演練好的,永泰酒樓、顏如玉、翰墨軒,進去就叫掌櫃的過來,太后娘娘的懿旨上說了,這鋪子已經作為聘禮給了丁側妃、龔側妃......
“幾位怕不是做夢吧!第一,我們沒接到晉王爺讓出錢出鋪子納側妃的訊息;第二,這鋪子的東家不是晉王爺,太后娘娘要幫晉王納妾,為什麼要用我東家出錢出鋪子?”
“哪來的這麼多廢話?太陽後孃孃的懿旨都敢不遵!是想造反嗎?來人!給本公子把這刁民抓起來!”
“丁大人好大的威風!這朗朗乾坤,青天白日的就想草菅人命?你哪隻眼睛看見我們要造反了?憑白無故上門搶劫還反誣別人要造反!這還有天禮嗎?”
“天禮?這就是天禮!太后娘娘懿旨將這顏如玉鋪子作為聘禮給了本妃,因為晉王本人一時趕不過來,本妃才不得已自己過來收,你們再之阻撓是何意?”
“請問這位“本妃”姑娘是誰?剛才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這鋪子的東家不是晉王,也不是太后娘娘,試問這位“本妃”姑娘,咱大燕國是否有律法規定,達官顯貴納妾就可以隨意隨徵收罰沒百姓財物?”
“誰說這是普通百姓的財產?這是晉王府的財產!”
“對!的確不是普通百姓,它是一等廣濟女勳爵晉王妃的,請問這位“本妃”姑娘,太后娘娘的懿旨是將你賞賜給晉王妃為側妃嗎?如果是,那倒真是該我家王妃出錢,只是我家王妃一個女人,太后娘娘這賞賜她有點消受不起呀!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
當然了,如果是賞給我家王妃做丫鬟,讓我家王妃出點銀子給姑娘買身倒也應該,只是我瞧姑娘這樣子,身板子做丫鬟也倒合適,花個七八兩十兩銀子倒也可以,但就這脾氣態度,白送也不會要!”
“大膽賤民!竟敢如此羞辱本姑娘!你在找死!”
丁太后選的六個女人,除了老丁三爺家的那個小庶女,其餘五個都是她訓練過的手下人,都是有些功能夫的,被選為側妃的龔芸兒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才委以重任。
龔芸兒的名字也是現取的,太后給她的任務是殺掉晉王,奪了鉅額財產,但她的主意是奪了財產,擠走晉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