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為貴嘛,牛肉的價格自然就一路水漲船高,成了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只有那些家境殷實、官府有人脈的富貴人家,偶爾才能在餐桌上擺上一盤牛肉。
如今不僅草原牛羊的數量不斷增多,甘州的百姓們也著實因為這一變化沾了不少光。
在牧源司除了能挑選上幾頭模樣可愛、品種優良的牛犢和羊羔,帶回家裡精心飼養,還能享受到其他的便利。
例如各種奶水和肉類的販賣,所有關於這些奶水以及肉類的販賣,都得透過牧源司這個正規的渠道。
甘州畢竟地處西北之地,若真鐵了心去尋摸,倒也不是完全買不著那些牲畜。
只是市面上偶爾能見到售賣的牛羊,要麼價格高得離譜,彷彿那不是普通的牲畜,而是用金子鑄就的一般,普通百姓看著那令人咋舌的價格,只能望而卻步。
要麼就是來路不明,賣主遮遮掩掩,眼神閃躲,讓人心裡直犯嘀咕,生怕買回去的牲畜身上帶著什麼疫病,那可就真是得不償失了。
所以每回要想買,大家心裡都七上八下的,猶豫再三,也難以下定決心。
然而,如今的情況可大不一樣了。
官府出面,在那牧源司正大光明地售賣起牛羊來,這可真是給百姓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吶。
官府不僅將價格控制得十分合理,讓尋常百姓也能承受得起,還為這買賣操持得妥妥當當,方方面面都考慮周全了。
如此一來,漸漸成了甘州官府一項頗為可觀的收入來源。
那來購買牛羊的百姓,絡繹不絕,大堂里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而對於那些選擇買牛犢、羊羔回家養著的百姓來說,牧源司更是貼心備至。
這裡有著一應俱全的東西,不管是牛羊意外生病時所需的各種藥材,還是它們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的營養飼料,都能在這兒找到。
倘若真把這些牛犢、羊羔養大了,產出的奶水也好,長成後也罷,都可以再次販賣回牧源司呢。
牧原司會按照合理的價格進行收購,給百姓們提供了一個穩定又靠譜的銷售渠道。
這下呀,可把百姓們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好些人家都爭著搶著想去抱養幾個剛出生的仔畜來養著試試。
每次牧源司有新的牛犢、羊羔,那場面簡直比過年趕集還熱鬧。
天還沒亮透呢,牧源司的門口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大家裹著厚厚的衣裳,呵著熱氣,眼睛卻緊緊盯著大門,就盼著能早點進去挑上一隻心儀的仔畜。
只可惜呀,數量畢竟有限,往往一露面,就被眼疾手快、運氣好的人家給搶走了,那些沒搶到的,雖有些失落,可心裡也暗暗想著,下次可得再早點來。
而當因慶典而開的外地人,偶然間聽聞甘州有個牧源司,知曉那兒能買到品質優良的牛犢、羊羔時,不少人心裡便打起了小算盤,琢磨著要是能買上幾頭,帶到外面去倒騰一手賣掉,那可就能賺上一筆呢。
然而,官府這邊早就料到了這一步,早早地就出臺了極為嚴格的規定。
那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但凡想要購買牛犢、羊羔的,必須得持有甘州本地的戶籍才行,外地人那是一律沒這個資格的。
就算是本地人,拿著自家的戶籍前來,也絕不是輕輕鬆鬆就能買成的。
還得有三個人互相作保,這作保的人呀,得是本本分分、信譽良好的人家才行。
而且呀,就算這牛羊買回去了,也絕不是說想宰殺就能宰殺的。
和從前一樣,只要是需要宰殺牛的情況,都得把牛羊送到牧源司來處理。
牧源司裡為此還專門設立了登記的冊子,每一筆交易、每一頭牛羊的去向都記錄得詳詳細細。
那些由牧源司賣出去的牛羊,後續還會有負責的官員定期去進行回訪,挨家挨戶地檢視牛羊的情況。
一旦發現有什麼違反規定的狀況,那可是要受到嚴厲責罰的,絕不姑息遷就。
所以啊,外面的人想要順順利利地拿到這些牛羊,那可真是比登天還難。
不過,倒也不是完全沒機會沾沾這牛羊的光。
像是那些新鮮的奶水,還有已經宰殺好、處理妥當的肉類,外地人是可以購買的。
自那牧源司在甘州落地生根後,甘州對外地人的吸引力與日俱增。
甘州一家家店鋪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這些商戶們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以羊奶、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