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船對於運輸的便利毋庸置疑,而大明南北交通現在都是漕運,可是京杭大運河的通航量實在一言難盡,絕不是後世人以為的那樣順暢。
即便是無災之年,運河上的船隻也只能一批批放行,絕對不是隨隨便便順水行舟。
每次魏廣德過運河,都會在各處水閘等候些時日,即便他乘坐之船優先於漕船和民間商船,也得等候,因為需要等候航道蓄水、上游船隻抵達水閘等條件限制。
也就是說,京杭大運河的許多地段其實是單向通行的,這也造成許多航道時常發生擁擠,需要水閘官員進行疏導。
“海運只能為輔,終不是一勞永逸之策。”
張居正看到魏廣德如此推崇海運,只得勸誡道,“還是要以河運最為穩妥,善貸切不可因噎廢食。
況且運河所經之地商貿繁華,為兩岸百姓衣食,這對穩定地方也是有利的,海運亦所不能比擬。”
“所以善貸從不認為漕運應該被放棄,只是漕糧未必需走運河。
每漕船過境,商船必堵於水閘。
若是漕船走海運,則商船可順利透過水閘,其實對商貿是有好處的。
危險的海運由朝廷承擔,安全的河運由民船通行,這也是朝廷為民著想,不與民爭利應有的擔當。”
魏廣德笑道。
反正許多官兒都喜歡把不與民爭利掛在嘴邊,魏廣德這會兒現學現賣就用上了。
張居正看魏廣德油鹽不進,依舊看好海運,一時有些氣竭。
把讓利於民都說出來了,還怎麼說。
看到張居正面色難看,魏廣德不由得想到朱衡曾說的,工部早前曾經商議過的事兒,那就是避開黃河的工程。
此策最大的難題就是耗資巨大,因為需要新挖數百里長運河,避開黃河徐州段,走臺兒莊、韓莊等處。
此議因為耗費巨大而流產,可想到張居正居然捨得砸百萬兩銀子修膠萊運河,還不如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此處。
想到後,魏廣德看著張居正又開口說道:“叔大兄,其實通暢運河,也不是隻有膠萊運河一條路,工部早年曾有意開挖從邳州到南陽新河的運河,避開徐州,避開黃河。
只不過工程浩大,但確實能解決徐州附近行船艱難,以及黃河決口的麻煩。”
魏廣德還是提醒張居正說道。
“那個需要幾百萬兩銀子,比挖膠萊運河大了不止一倍,耗費時間也長。”
張居正搖頭,顯然他是知道此事的,應該也是考慮過,只是被巨大的耗費嚇到了。
見到張居正知道此事,魏廣德繼續說道:“可是開挖迦運河,可直接避開漕運最危險的航段,對保障漕運暢通是很有利的。”
“不說朝廷沒銀子,就算朝廷能支出這筆開支,可徐州怎麼辦?”
張居正不假思索的說道。
聽到張居正這麼說,魏廣德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張居正應該和漕運的利益集團有比較深的瓜葛,所以在漕運事兒上一直都是支援漕運派的。
這也就難怪他一直反對海運,堅持海運為輔的方陣。
想到當初不少人因為福山島海難上奏,想要取消海運漕糧之策,魏廣德不由心中一緊。
那次若不是和張居正進行了私下交易,怕是張居正就會旗幟鮮明站出來支援他們取消海運漕糧的事兒了,即便不久前才將此策定為永例。
“運河一事我的意見就是這樣,要麼開鑿迦運河,要麼就是海路,膠萊運河斷不可行。”
魏廣德直接亮明自己的態度,也不想妥協了。
差點被張居正賣了,這時候要不強硬些,以後還不知道被張居正怎麼拿捏。
想想他和馮保辦的那事兒,魏廣德心中不由來氣。
假裝自己不知道,憋的好難受。(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