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5亮明態度(2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裡接到的都是尋常公務,倒沒什麼值得拿出來和二公一說的。”

“呵呵,朝廷無事,才是大好事兒。”

張居正只是接話笑道,笑過就看向魏廣德,看他那邊什麼情況。

魏廣德從袖中摸出兵部那份戰報遞到張居正身前說道:“今日也無甚大事,只是兵部送來一份戰報,前些日子朵顏部酋長之弟董長禿興兵饒邊,被戚繼光打回去了,活捉了董長禿。”

魏廣德剛說完,呂調陽就撫掌大笑道:“這可是勝仗,還活捉敵酋,應該儘快讓薊鎮把功勞簿遞上來,讓兵部定下封賞才是。”

張居正接過魏廣德遞來的戰報展開看起來,很快也臉露笑意,收回視線時看向魏廣德問道:“善貸,此事你是如何看的。”

“董長禿先留在薊鎮,據戰報上說朵顏部有曾派人來講和,希望能放回他。

如今宣大順義王已經歸降,只有朵顏部這種因為對和議不滿的蒙古部族還在和我大明為敵。

這次抓住董狐狸之弟,希望重現當日之事,讓朵顏部臣服為上策。

如此,剩餘的蒙古部族也就只剩下遼西土蠻部,順義王也說他對該部約束力不強,又不想興兵討伐不臣,所以還得我們自己出手,把人打殘,迫使他們屈服才是。”

魏廣德說道,“蒙古各部若是聯合起來,湊出二十萬人應該不難,可他們自己都呈分裂之勢,我朝正好藉機削弱他們。”

“此事可以讓兵部嘗試下,還有其他嗎?”

薊鎮戰事在張居正眼中不算大事兒,所以很快就把戰報轉交給呂調陽,自己又開口說道。

“其他就沒事兒了。”

魏廣德輕輕搖頭,說道。

“善貸、和卿,今日若無它事,我們就再議一議膠萊運河之事吧。

此前我和善貸提過,不知現在可有想法。”

張居正看到朝中無事,於是把早前和魏廣德商議過的重挖膠萊運河的事兒拿到內閣上來商議。

“膠萊運河元朝就挖過,不過最後不了了之,元朝改走海運,不再維護運河。

此事我也想過,之前就反覆討論過,膠萊運河挖掘困難,就算建成也可能因為水量不足無法行船,我認為工部此議是對的,不贊成開挖。”

魏廣德早就和朱衡討論過,所以也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態度,那就是反對。

這時候的呂調陽沒有開口,而是看著張居正和魏廣德。

他對當初膠萊運河之事也瞭解一些,雖然沒有直接參與過討論,但是也知道在工部最後的實地查勘中被否掉了。

張居正什麼時候有了心思,重啟膠萊運河?

呂調陽心中好奇,但是也能猜出來,此事魏廣德和張居正之前應該是聊過,只是他不知道罷了。

“善貸,重新考慮膠萊運河也是為漕糧安全運抵京師做未雨綢繆。

福山島漕船損毀一事你也知道,可見海運風險難料,吾以為,還是走內河安全些。

全程也只有淮安到河口一段海路,漕船僅需大半日即可抵達,又靠近海岸,也算安全。”

張居正開口說道。

“工部當初實地查勘計算過,此條運河要恢復航運,至少需投銀百萬計,朝廷哪裡有銀子做此事。

而且當初前元就開過此路,最後因水量不足,走不得滿載漕船。”

魏廣德也馬上及反駁膠萊運河同航的不切實際想法。

“將周圍數條河流之水引入運河。”

張居正拿出自己的解決方案,直言道。

“費用太高,朝廷承擔不起。”

魏廣德依舊是搖頭。

看到兩人各執己見,這時候呂調陽適時開口說道:“首輔大人,我覺得次輔言之有理。

前朝就曾開挖過膠萊運河,但實際最後就是放棄了,我也認為不可行。”

“與其費勁開挖新運河,不如撥銀建造更大的海船。

船大,抗風浪能力也強。”

魏廣德馬上就接話道。

既然張居正不考慮財政,那說明張居正對來年財政已經有了一個預計,魏廣德果斷把話題引到建造大海船之上。

“我聽說永樂朝,南京寶船廠能造五千料大舶,一船可運載五、六千石漕糧,可載千人。

與其開挖前元就廢棄運河,不如造此等大舶,從淮安轉運漕糧抵京更為穩妥。”

魏廣德力爭南京寶船廠重造大船,也是有多方面考慮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