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5西南事(3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的三宣六慰了。

烏思藏都指揮使司,簡稱“烏思藏都司”,是中國明朝對今西藏自治區除昌都地區以外的大部分地區以及錫金、不丹的最高軍政管轄機構。

朵甘行都指揮使司,簡稱朵甘行都司,是明朝在青藏高原東部的軍事管轄區名,下轄1衛2法王封地3宣慰使司5招討司4萬戶府16千戶所。

實際上,這兩個都指揮使司負責的主要是西藏的中部和東部地區,在西部還有俄力思軍民元帥府,掌管的就是今天西藏的阿里地區。

明朝對藏政策,其實並沒有超出元朝的封賞制度,都是透過封賞地方上大貴族,土司的方式進行。

明朝對西藏的統治主要採取了羈縻制度和多封眾建的政策,透過在西藏地區設立行政機構,封授官員,恢復驛站,以及透過茶馬貿易控制西藏地方。

明朝還重視西藏地方各個宗教勢力,採取多封眾建,冊封三大法王、五大教王,實現了維護地方穩定,保障西藏與內地各方面聯絡暢通的目標。

為了保持西藏的穩定,明天透過招附、賞賜、多封眾建、政教合一的多種形式獲得地方貴族和宗教領袖的支援,在基層則推行都指揮使司和衛所制度,軍政合一。

明廷自始至終都未對對藏族地區派駐大臣督管、也未駐兵,只是要求定期朝貢和對繼任者的冊封。

畢竟西藏地處高原,要派兵過去也是很麻煩的。

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

洪武二年,朱元璋派遣官員持詔諭前往西藏,著令各部歸順明朝。

詔書說到朱元璋“命將率師,悉平海內。臣民推戴為天下主,國號大明,建元洪武。式我前王之道,用康黎庶。惟爾吐蕃,邦居西土,今中國一統,恐尚未聞,故茲詔示”。

同年,明太祖還派遣陝西承宣布政使司的官員許允德前往藏地進行第二次詔諭,“令各族酋長舉故官,至京授職”。

不過此時藏地官員還都效忠元朝,並未臣服,直到明軍攻取洮、岷等州,並進克元朝的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的治所河州,吐蕃宣慰使何鎖南普遂降明。

洪武三年,元順帝病歿,在此情勢下原先忠於元朝的西北藏族首領陸續歸附明朝。

洪武四年,西藏的世襲封主鎮西武靖王卜納剌攜帶元朝頒發的印信,率吐蕃諸部首領到南京嚮明朝納款,表示歸順。

明朝收繳了元朝授予他們的印信,分別授予他們為河州衛指揮同知、靖南衛指揮同知,並准予其子孫世襲,屬下官吏也授千戶、所鎮撫等職。

洪武五年年,故元攝帝師喃加巴藏卜帶領六十多人赴南京朝見明太祖,表示歸降。

喃加巴藏卜被明太祖封為“熾盛佛寶國師”,賜玉印一顆,他還先後兩次嚮明朝舉薦故元的藏族舊官一百多人,皆被授予各級官職。

透過這樣的方式,明朝建立了對西藏的統治至今。

想到要是西藏發生叛亂的話,李成梁心裡不知怎麼就有點不寒而慄的感覺。

大軍要是去那邊打仗,可是麻煩的很,不僅補給難以運輸,就是士卒也未必適應那裡的環境。

誰叫這年頭對西藏用兵,大多是從陝西出發,走青藏線。

當然,還有從川地出發的。

但不管走哪條,不管是陝西都司還是四川都司,都是他右軍都督府的治下,就算他不想去也是不能。

至於另一個方向,那就是朝廷在雲南之外還冊封的三宣六慰。

相比上青藏高原,李成梁顯然更願意是雲南那邊有事兒。

不過讓他驚訝的是,雲南都司並沒有警訓上報。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