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西海(1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第964章1053西海

“雲南那邊知不知道這些事兒?”

魏廣德氣憤的吼道。

要知道,按照現在朝廷對西南的規劃,此時東籲王朝佔領的地方,在明朝官府的版圖上應該是“三宣六慰”,也就是南甸宣撫司、幹崖宣撫司、隴川宣撫司,還有車裡宣慰司、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寮國宣慰司。

中南半島絕大部分地區都在這個劃分範圍,可是現在好了,錦衣衛的情報顯示,三宣早就不存在了,六慰也已經失去了三個。

僅剩的木邦、孟養和寮國三個宣慰司,還都被東籲王朝侵佔了大片土地。

因為明廷對西南地區的長期不作為,讓這些宣慰司也逐漸離心離德。

緬甸宣慰司是明朝在西南邊境所設的六個宣慰使司之一,隸屬於雲南承宣布政使司,轄地即緬甸阿瓦王朝。

嘉靖五年,孟養國主思陸的兒子思倫聯合木邦國主罕烈以及孟密國攻佔阿瓦城,殺死阿瓦王莽紀歲及其妻子兒女,轄地為三家所分。

阿瓦國遣使到雲南嚮明朝當地政府哭訴,然而云南政府居然沒有及時向北京呈報此事。

而宣慰使莽紀歲之子莽瑞體在戰亂中潛逃,奔東籲母家,建立東籲王朝,從此緬甸結束明朝統治,走向了獨立和統一的道路。

也因為早年被滅國的原因,東籲王朝對大明所謂的金字紅牌不屑一顧。

金字紅牌是由明朝中前期,在雲南外邊政區實行信符與金字紅牌制度,在邊疆管理、護國捍邊、調停和處置編內內部矛盾方面發揮十分重要和積極的作用。

但是,明末統治者逐漸放鬆了這一制度的執行,乃至基本放棄信符與金字紅牌制度在西南邊疆的貫徹。

緬甸看到明朝並沒有出手拯救外邊政區,於是借鑑明朝的金字紅牌制度,採取拉攏周圍的土司頭領的做法。

隆慶二年,木邦得不到明朝支援,在交通道路阻斷,人民缺鹽生活艱難的時刻,“後乏鹽,求於瑞體,瑞體饋海鹽五千登,益感緬甸而患中國,遂攜金寶象馬,詣瑞體致謝”。

木邦缺鹽,向緬甸莽瑞體求助,緬甸施與恩惠,木邦感念,與緬甸化敵為友,投靠緬甸,“瑞體見拔,歡甚,贈以寶帶、緬鐸、白象、姍錦、珍寶、香藥甚多,退兵護之出孤,遂約為父子”。

隨後其他土司紛紛效仿,“潞江安撫使線貴聞拔邀緬惠不貨,亦投瑞體”。

六宣慰中除車裡宣慰司雖然遭受緬甸侵擾,但依然堅定作為明朝的政區,其他木邦宣慰司、孟養宣慰司等投靠緬甸,八百大甸宣慰司、寮國宣慰司逐漸疏離明朝走向獨立。

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朝中央朝廷居然也沒得到雲南方面的通報,沒有采取切實措施維護五宣慰司的管控,任其疏離和脫離明朝。

而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六宣慰司都向雲南方面上報“地方平安無事”的奏報,讓大明誤以為西南安定。

是的,雖然緬甸那邊戰火不斷,但是各家除了一開始還向雲南求救,但是見到大明並沒有要干預的跡象,所以也都熄了找大明講和的心思。

而東籲王朝也一直以緬甸宣慰司的名義向雲南彙報,稱"西南金樓白象主莽噠喇弄王書報天皇帝,地方無事”"。

這次劉守有遞交來的錦衣衛情報,可算是徹底撕開了西南邊疆真實的情況。

這個東籲王朝已經侵佔了周邊大片土地,還在進一步擴張。

按照情報上說,寮國宣慰司也已經是岌岌可危,隨時都可能被滅。

“訊息傳遞到京城,用了多少時間?”

魏廣德在看到劉守有輕輕搖頭後,強壓下心中怒火,開口問道。

他的火氣當然不是衝著錦衣衛來的,若是針對的雲南那邊。

發生這麼大的事兒,居然還是一點都不知道,實在是該死。

“半個月,錦衣衛獲知詳情後,就以最快速度把訊息傳回京城,片刻不敢耽擱。”

劉守有急忙說道。

魏廣德心中暗自盤算,馬上下文雲南,差不多也要一個月的時間公文才能抵達。

就算用錦衣衛的渠道,話說起來也過去一個月了。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也不知道此時寮國宣慰司是否已經戰敗,或還在抵抗。

“跟我來。”

魏廣德招呼劉守有一聲,隨即出門。

在門口又對候在這裡的蘆布吩咐道:“你馬上去請呂閣老,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