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側,此刻也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樣子。
等三人進殿行禮後,陳太后就問道:“三位閣老,以前民間使用散碎銀子交易難道不方便嗎?需要朝廷重定錢法鑄幣?”
“娘娘,自古都是朝廷鑄幣,自商朝出現銅幣,到春秋戰國時期,已經確定了鑄幣權為朝廷專有。
再到秦始皇統一幣制,黃金銅錢並行道如今,只是因為歷代王朝都是以鑄造銅幣、金幣為主,沒有鑄造過銀幣。
即便有鑄造銀幣,也多是內廷御造用作賞賜之物。
而自宋朝時起,因銅料不足,錢幣無法滿足民間百姓和商賈流通之用,所以金銀重新開始交易到如今。
因為朝廷從未打算鑄造金銀幣,所以民間交易使用碎銀成為約定俗成的習慣,而朝廷和豪門大戶則多使用金錠銀錠。
這些金錠銀錠的鑄造,不僅成色不一,重量也是不同,使用起來極為不便。
此次內閣商議定下由朝廷鑄造大小金銀幣,也是為了方便民間流通。
特別是因為銅料導致銅錢不足,有了當一錢的小銀寶出現,也可以適當彌補因銅錢不足導致市面流通困難。”
在張居正話音落下時,魏廣德也向前走出半步,接話道:“據臣所知,福建月港自開海以來,夷人攜帶大量白銀到我大明交易貨物。
夷人所鑄銀幣造型其醜無比,但是不管是銀幣的成色還是重量,卻都是驚人的一致,據說其國鑄造的銀幣通行東西所有國家。
而這些成色、重量幾乎完全一樣的銀幣,都是奉夷人國人之命鑄造,由其國王列出鑄幣的標準,禁止短少。
其實,我們鑄造的銅錢也是一樣的,只是早先因為沒有那麼多白銀,所以對於民間使用白銀進行交易也都是聽之任之。
而今海外大量白銀湧入,還多是手工打製銀幣,這些銀幣在南方各省也頗受商賈和百姓喜愛,所以臣才斗膽建議由朝廷統一鑄造大明銀寶流通,免得將來市面上盡是那夷人所打造的銀幣通行。”
“本宮看了工部鑄造的錢幣,很是不錯。”
聽了魏廣德的話,陳太后笑著點點頭說道:“李後和皇帝也都很喜歡,既然朝廷鑄幣可以方便民間流通,那就內閣擬旨,儘快把銀幣鑄造發行出去。
至於內閣擬重新確定朝廷的鑄幣權,禁止民間私鑄銅錢一事,本宮也沒有意見。”
說道這裡,陳太后看了眼旁邊的李後,見她也是微微點頭,於是接著說道:“那就一併禁止吧。
民間私錢氾濫,也是朝廷銅料不足導致的,不得已而為之,現既然已經有銀幣為補充,自然最好不過。”
“遵娘娘懿旨。”
聽到陳太后的話,張居正帶頭,帶著魏廣德和呂調陽躬身接旨。
隨後,陳太后又詢問了金幣的情況。
奏疏中雖然說了朝廷也要鑄造金幣的事兒,可是工部倉促之間還沒有拿出金幣的樣幣,此次只有三種銀寶,即一錢、五錢和一兩三種銀幣,但是做工之精美卻是遠在西班牙銀幣之上。
只要朝廷鑄造的銀幣能夠保證重量和成色,要獨霸大明,甚至隨著大明商人的足跡流向海外也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在之後二三百年時間裡,西班牙銀幣一直都是充當著世界貨幣的屬性,西班牙銀幣可以毫無阻礙進入任何的國家和地區,和西班牙制定的銀幣鑄造標準是很有關係的。
不過,如今隨著大明銀幣的鑄造,西班牙銀幣遇到了強勁的對手。
大明銀寶憑藉大明強大的國力,將比西班牙銀幣更加受到商人們的喜歡。
“朝廷的金幣不會拋向市面,而是留在常盈庫裡?”
聽到張居正的解釋,陳太后和李太后只是微微皺眉,隨即很快就釋然。
在她們看來,銀幣的購買力就已經很強大了,更別說金幣。
拿出金幣進行交易,怕是可以直接掃光一般中小號商鋪裡的所有商品了,民間使用確實勉強了些。
蒐集黃金做為朝廷儲備,知道訊息的屈指可數,若是此時說出來,怕是很快就會傳遍宮城,進而傳遍整個北京城。
所以在這裡,不管是張居正還是魏廣德,都沒打算告訴兩宮太后實情。
至於小皇帝,魏廣德會在以後,當黃金價格變動以後,當做一門課程專門講給小皇帝聽,讓他知道其中的厲害就行了。
反正朝廷儲備大量黃金,任何時候都會處於不敗之地。
當然,此事也是瞞著馮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