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大明版貨幣政策(3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照此鑄造,是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

只不過魏廣德不知道的是,雖然貨幣天然是金銀,但是歐洲國家真正進入金本位制度,還是幾百年以後的事兒,此時歐洲商人在大明和倭國大肆採購黃金,也僅僅是發現東西方金銀比價存在巨大的套利空間。

在這個時代,是真的沒有貨幣戰爭的概念。

只能說魏廣德穿過來以後,必然是按照後世的思想在思考問題。

他以為這是歐洲人處心積慮搞出來的,但實際上只是偶然。

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西班牙本洋,也就是他拿出來的那個做工粗糙的銀幣,就是世界貿易的主要貨幣,白銀也是之後數百年裡國際貿易的主要貨幣。

因為現在世界貿易交易的貨幣都選擇金銀,自然也就不存在後世美元那樣的,地位超然的貨幣。

反正都是真金白銀進行交易,魏廣德提議鑄幣,主要是想要真正統一大明的錢法,國家真正掌控鑄幣權,同時還能一次獲得利益。

大明朝廷財政太困難了,在不逼迫百姓,不橫徵暴斂的前提下,魏廣德能想到增加財政收入的法子不多,鑄幣就是其中一個。

他所處的時代,大部分國人只知道是身處大航海時代的後期,地理大發現帶來的紅利已經被瓜分殆盡。

但實際上,這個時代還有一個名字,就不是國人熟悉的,或許聽過,但所知很是模糊,瞭解並不多,那就是-白銀時代。

這個白銀時代,當然不是指俄羅斯文學所謂的白銀時代和黃金時代,而是國際貨幣是白銀為主的時期。

在中國歷史上,黃金和白銀一直被作為一種貴金屬存在,雖然秦漢時期黃金也曾被作為錢,但因為價值太高,一般都很少流通。

銅錢,成為了中國古代通行2000多年的主要流通貨幣。

明朝典章制度中惟見“鈔法”、“錢法”,卻沒有“銀法”,其實也說明白銀原本不是明朝的法定貨幣。

因此,從明初的禁用金銀交易,白銀從非法貨幣到合法貨幣,再到現在魏廣德力推其為主幣的程序,自然需要小心謹慎的進行。

當然,在民間,從士紳到百姓,其實也逐漸接受了白銀,則是魏廣德推行銀寶的底氣。

後世各國都印刷紙幣,所以發行貨幣的數量是可以控制的。

可是在這個時代,貨幣是金銀銅為主的時代,如何控制市面上貨幣的流通是個大問題,很難控制市場上貨幣總量。

魏廣德思考了後世所謂的宏觀調控,特別是市場貨幣供給問題,是調控的主要手段。

好吧,那時候是叫貨幣政策。

大明的貨幣怎麼控制,如此多的白銀流入國內,該如何控制?

魏廣德能想到的辦法就是用黃金進行調控,最起碼朝廷多少能影響一些。

在低位獲得足夠數量的黃金,當白銀在帝國氾濫的時候,就向民間拋售黃金買入白銀,減少市面上白銀總量,避免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

黃金,暫時還不會成為大明的主要貨幣,而是作為帝國儲備,調控市場的工具,而銅錢和銀寶才是流通貨幣。

“白銀過多,會如同前朝鐵錢一樣,購買的貨物數量會很快減少,貨物價格因此上漲,而百姓收入有限,在價格上漲中損失會最大。

所以,白銀並不是越多越好,總量保持適中才是最好的。”

魏廣德對呂調陽和張居正解釋自己的思路,控制貨幣總量,“當然,因為我大明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可以承載的白銀總量也是驚人的,特別是叔大兄要推行一條鞭法,需要巨量白銀支援。

朝廷鑄造銀寶,也就從中獲利不菲。”

魏廣德說話時,張呂是頻頻點頭。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