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在五代時期常被採用,其執行方式包括先割肉離骨,再斷肢體,最後割斷咽喉,俗稱剮刑。
處死敵酋的手段,其實魏廣德並不怎麼在乎。
斬首,可以傳首九邊,讓女真各部族首領都看看,反叛朝廷的後果。
這樣的處置,魏廣德覺得更有震懾效果。
如果,能儘快抓住王杲之子阿臺和啊海的話,父子三人的頭顱一起傳首,威懾力會更大。
原本,李成梁在抓獲王杲,送京城處置後,就放任了阿臺和阿海,並沒有想要斬草除根永絕後患,或許還有刻意養寇自重的心思。
不過這次,李成梁被要求帶著王杲到京城,讓戚繼光繼續留在遼東抓捕王杲的兩個兒子,遼東的歷史其實已經因此大變。
沒有了幾年後李成梁再次興兵討伐,自然也不會有努爾哈赤祖、父死於亂軍之中的慘事。
得不到李成梁的支援,他也很難輕鬆從女真部族中脫穎而出,完成統一女真各部。
魏廣德最後說周邊番邦會流傳皇帝仁慈之名,終於還是打動了陳後。
在魏廣德祈請太后聖裁後,她只是看了眼小皇帝,見他一張稚臉上浮現出的一絲堅毅的表情,她其實已經明白小皇帝的態度。
“好,哀家準了魏閣老的建議,處死王杲。”
至於留下李成梁在京城,兩宮太后都沒有太在意。
只是還是魏廣德提到西南或有事的判斷,讓兩位太后臉上都浮現出一絲擔憂的神情。
她們最不想面對的就是朝廷出大事兒,而西南若真戰亂,雖然是邊陲,可也會震動大明。
聽到魏廣德欲留下李成梁防備,自然是舉雙手贊成。
這位李將軍剛在遼東建立功勳,顯然是位能戰之士,留在朝中備用自然是好事兒。
“既然魏閣老認為西南或有事,不如早些派這位李將軍去西南坐鎮,若外藩有異動,也好今早出手鎮壓。”
開口的是小皇帝生母李太后。
雖然在後宮,可是她和陳太后也看過不會朝中奏疏,也注意到各地發來的奏疏,到她們手中都消耗了不少時間。
兩人都不笨,很容易就想明白了原由。
“太后,這一切都還只是猜測,得等錦衣衛送回情報才能準確做出判斷。”
魏廣德開口說道。
“我記得上次魏閣老提及此事已經很久了,難道錦衣衛還沒有得到訊息嗎?”
調動錦衣衛,即便魏廣德和劉守有私下關係好,可也不敢擅自決定。
所以,此事還是報知兩宮太后知曉,也得了允許,就是可以安排錦衣衛刺探外國事。
為此,大批錦衣衛人員早已經秘密前往南洋及緬甸刺探情報,甚至包括朝鮮、琉球也有安排。
若是土生土長的明人,多會覺得外藩與我無關,可畢竟魏廣德來自後世,歷史也證明了情報的重要性,魏廣德自然不會疏忽。
對李太后的話,魏廣德只是搖搖頭。
“內閣認為,緬甸如何,才對我大明最有利?”
這時候,陳太后開口問道。
聞言,張居正看了眼魏廣德,向他點點頭。
此事,當初談及魏廣德就強調了,既然當年分封六大宣慰司,自然按祖制,統一的緬甸不符合大明王朝的利益。
“自洪武年間,太祖高廣地派大將沐英出擊雲南擊敗蒙古殘餘勢力後,沐英被封作西平侯,子孫進封黔國公,世鎮雲南。
明廷就在雲南外圍以西、以南的極邊之地設有六大宣慰司,即孟養、木邦、緬甸、八百、車裡和寮國宣慰司。
並授土司以宣慰使職銜,接受朝廷封號,服從雲南三司。
竊以為,六司統治即是祖制,不管過去、現在以及將來都保持原樣。”
魏廣德開口說道,沒說的話就是隻有分而治之最好管理,合併了就是麻煩。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