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出兵(2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築城工匠。

所以,我們要搶先安排人過去開始築城,在王杲率部來攻前,儘可能完成一些城墩的建造。

到時候,步卒可以依託城廓抵擋女真人的進攻。”

李成梁虛眯著眼睛,環視屋裡眾人。

其實到這一刻,他的作戰計劃早已經瞭然於心。

利用民夫、工匠,還有護衛的步卒吸引王杲部的圍攻,他親率遼東鐵騎偷襲王杲本部。

擒賊先擒王,這招適用於任何戰場。

只要擊殺或者驅逐對方首領,剩下的敵人不過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沒有指揮的敵軍,比一群綿羊還好殺。

多得些首級,好向京城兵部請功,要銀錢也比較容易。

至於攻打王杲部佔據的古勒城、紅力寨和沙濟城等巢穴,李成梁其實並不上心。

那些城寨就在那裡,又搬不走,有什麼好上心的。

有這些城寨在那裡,明軍也好防禦一些,最起碼平時可以排除夜不收偵查敵情。

若真一把火把這些城寨燒掉,是可以殺死許多女真人,可那又怎麼樣?

攻破城寨殺死的,多是老弱婦孺,他們的首級可不值錢。

而且打掉了城寨,女真人躲到山上,也不好再剿滅了。

至於朝廷早前文書裡提到要北逐女真人,真把人攆走了,他們以後靠什麼博取功勞。

沒有戰功,武將們的好日子可就到頭了。

等將領都下去後,李成梁回到書案前,那裡鋪著一張寬甸附近的地圖,還是比較詳盡的,是去年他才派人繪製。

這次設伏打王杲,他當然是要把人打疼的,收割首級的機會,他是不會輕易放過的。

而且,王杲部最近幾年的動作確實太大。

不過修建寬甸六堡,李成梁其實還有別的心思,那就是讓棟鄂部王兀堂感到難受。

雖然王兀堂部一直對大明朝廷還算忠心,可是李成梁並不需要順民。

大敗王杲部後,其部就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休養生息才能恢復丁口,繼續窮追猛打這一部是不行的。

寬甸附近,可不止是王杲部的狩獵場,王兀堂部也時常在此地狩獵。

可以說,王杲和王兀堂兩部不和,原因也和此地有關係。

畢竟,兩部經常因為狩獵發生小衝突,這樣的情況下,關係能好才怪了。

而且,王杲也有統一建州女真,進而統一整個女真三衛的意思,能不互相防備嗎?

李成梁把大明邊牆挪到這裡,也有逼反王兀堂部的打算。

不過此地水草豐美,土地肥沃,對大明來說也是不可多得的寶地。

他可不怕反賊太多,在他眼裡這就是功勞,反的女真人越多越好。

地圖上,預定修建的寬奠堡、長奠堡、永奠堡、大奠堡、新奠堡、蘇奠堡六堡位置,都在地圖上有標識,他現在需要判斷的就是,王杲會選擇率軍打哪裡。

六堡雖然距離較近,可真跑起來也要半日的路程,在不知道敵軍動向的前提下,調兵遣將就顯得尤為重要。

寬甸六堡,其中寬奠堡、長奠堡、永奠堡、大奠堡、新奠堡其實就是遼東長城的城廓,融入到長城的防禦體系中,蘇奠堡則位於其後,是李成梁預備做為六堡輜重儲存之地。

五堡搜構成的長城,大致可以分為寬奠堡、大奠堡、新奠堡組成的北線長城,由長奠堡、永奠堡組成的南線長城。

顯然,李成梁得判斷出王杲所圖之地,是攻打北線還是南線。

相對來說,對女真人威脅最大的,其實還是寬奠堡,附近的十岔口是王杲多次率部南下的出入之地,附近地勢也不好設定伏兵。

王杲對明朝出兵多選擇此地,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想到這裡,李成梁自然把主力放到北線,準備在此地和王杲部拼殺。

“來人。”

“在。”

李成梁對外喊道,隨後就有親兵進來躬身聽令。

“發本將手令,命孤山堡遊擊裴承祖率兵進駐長奠堡、永奠堡,分派的民夫和工匠隨行,十日後出發。”

李成梁釋出命令道。

至於他現在所在的險山堡,那就不用派人傳令了,一會兒直接安排就好。

此次明軍駐地前移,李成梁和張學顏也是早有商議的,孤山堡守備移駐長奠堡,險山堡守備則進駐寬甸堡,其餘各堡也皆是從兩地挑選,隨軍遷移的還有這些士卒的家庭,也就是軍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