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該怎麼聯絡戶部裡的同年,由他們牽線搭橋和戶部的人聯絡上。
從張居正值房出來,魏廣德就寫了張條子,讓蘆布帶出去交給外面的家丁拿回府去交給張吉。
今晚,魏廣德打算在府中邀請在戶部的同年,瞭解下戶部到底是個什麼情況,有哪些人支援漕糧海運,哪些人又是持反對意見的,自己也才好有針對性的下手。
支持者,自然是要刻意籠絡,反正自己都打算伸手進戶部了。
而對於反對意見的人,魏廣德也不打算和他們爭論什麼,說不攏就想辦法把人調走就是了。
楊博在吏部驅逐了高拱的人,可魏廣德留在吏部的人還在,另外當初殷士譫留下的班底,現在也投靠到了他這裡。
當然,對這些人,魏廣德不會全信,畢竟他們大多是山東籍官員,大明後期政壇主要是齊浙楚黨爭鋒,齊黨勢力不俗,說明山東官員崛起也是很厲害的。
當然,笑到最後的東林黨魏廣德也是知道的,畢竟“水太涼”太出名了,那幫人才氣是真沒的說。
到了晚上,魏廣德送走在戶部上值的同年後,卻是眉頭緊皺回到書房坐下,一直沉默著。
王國光到任戶部後,並沒有談及過自己對海運漕糧的態度,而戶部在職侍郎郭朝賓和傅頤則是態度相反,郭朝賓支援海運漕糧一事,而傅頤則是反對。
對郭朝賓,魏廣德倒是不擔心,他本身就是山東人,自然對海運一事不會反對,要知道山東這地兒的人,或許因為臨海的緣故,其實並不懼怕所謂的海上風險。
反對海運者,其實多來自內陸,才會對大海充滿懼意。
當然,沿海省份也有反對海運的,不過多和海商有關聯,畢竟涉及自家生意。
傅頤就是其中之一,他來自山西,是楊博、王國光的人,其實照理判斷,魏廣德認為或許王國光本身也是不支援開海運的。
“好算計。”
好半天,魏廣德才終於開口,從嘴裡說出三個字來。
魏廣德在書房坐了這麼久,一直就在想這個事兒,張居正對於戶部態度曖昧。
要知道,楊博在朝中勢力根深蒂固,但依舊有求於張居正,張居正不可能說服不動山西鄉黨。
但是,張居正卻然魏廣德幫忙說和,魏廣德之前沒想明白,現在卻是知道了。
除了讓魏廣德來吸引漕幫不滿之外,或許也是山西那邊想從他手裡獲得某些好處。
為的,不過就是利益交換罷了。
當初王國光從戶部侍郎轉到南京,傅頤就是接任王國光的職位,不會是又看中什麼官職,想要讓傅頤去做吧。
其實張居正也能提,但是現在朝野上下,對於張居正領銜湖廣,或者說楚黨,還和山西那邊走得很近,已經有所不滿。
若是張居正發起,說要提拔傅頤,恐怕會引起其他官員的不滿,進而對張居正產生看法。
就在魏廣德尋找機會,打算和王國光好好談一談的時候,工部奏報昭陵建成,擇日可將大行皇帝梓宮入山陵。
隨即,內閣的主要工作轉為和禮部確定大喪事宜,確定餘二十八事,分別定下儀注上奏具行。
如此前前後後一耽擱,又是大半個月過去了。
這日在內閣張居正值房,魏廣德又被找來。
“善貸,如今陛下登基已有數月,然僅朔望朝會上朝,我欲請改動。”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