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忽然大笑道。
他已經想明白了,張居正的做為還真是得了徐階的真傳。
當初徐階取代嚴嵩時,初期還是在處理各種政務,但是嘉靖皇帝駕崩後,徐階的工作重點就從處理內閣日常事務變成了撥亂反正,取消嚴嵩時期制定的一系列政策,重新複核獲罪官員的罪名,很是清理了一批因為政見不同或者其他原因開罪嚴家而形成的冤案。
徐階也是因此,得到了來自朝野上下的齊聲讚頌,為之後和高拱爭鬥獲勝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滿朝傾拱,實際上也是因為那些官員受到徐階複核這些案件,恢復了不少獲罪官員的職位是有關係的。
大明朝廷的官員,盤根錯節,同年、同鄉、同學,就是這樣一張無比複雜的大網。
徐階那時候年歲已經大了,做這些為的就是名聲。
而張居正呢?
他現在還不到五十歲,就在模仿徐階當年的做法,賺取官場上的名望,顯然所圖不小。
魏廣德知道了,為什麼明朝其他的首輔都很難把大明朝的改革推進下去,取得一定的成功。
除了天子年幼不懂政務,需要他幫忙打理外,透過倒拱,張居正也收穫了不少官員的好感,而這些好感很多在之後的改革中成為推進下去的助力。
畢竟張居正實施的改革,大多數都是對朝廷有利的,對百姓也不會增加負擔,嚴格來說只是收取了朝廷本應該收取的賦役。
同時提高了朝廷的運轉效率,從上到下都得到了一些實惠。
至於之後倒張,那或許是小皇帝朱翊鈞發動,而那些善於見風使舵、溜鬚拍馬和歌功頌德的官員就借勢而起,全力攻擊張居正的政策,只為博取皇帝的高興,為自己升官發財賺取政治資本。
“你還是下去查查,然後報個名錄給我。”
雖然想了很多,但魏廣德也沒有就此罷手。
該查的,終歸還是要查。
“以後對內閣和六部主要官員,都要安排人適時關注,有事情及時通報我知道。”
魏廣德又吩咐道。
以往這樣的關注,只是在有事時才會臨時安排,而現在魏廣德的地位決定了,他要對朝廷裡的重臣進行長期的監視。
等張吉離開後,魏廣德又陷入沉默,他在思考以後和張居正相處的方式。
弄倒他,還是藉助他對大明朝的改革,維持住大明朝的氣運。
要知道,張居正的改革是挽救大明危局很重要的過程,其中得罪人也是不少,否則之後也不會遭到那麼多人的攻訐。
連大明朝內閣首輔的名頭都保不住他的身後事,可見真正影響張居正案的並非朝野,而是更高層。
張居正會得罪小皇帝,所以自己不能步他的後塵。
紅臉白臉,張居正既然要扮白臉,那就由他去,自己扮紅臉就是了。
不知過了多久,魏廣德才猛然回神。
反思之前的諸多想法時才驚駭的發現,自己居然從沒考慮過倒張,而是想和張居正維持表面關係,讓張居正去進行改革。
魏廣德不知道這是不是受到後世的影響,雖然他站在張居正面前並沒有表現出什麼,但是來自後世的靈魂本能的還是表現出對他的尊敬。
“先看看張居正的執政再說,若是政策只為追求倒拱而不務實的話,該反對自己也是要反對的。”
對魏廣德來說,他沒有反對某人就要反對他的一切這樣的觀點,雖然這似乎到了後世也是如此。
魏廣德更喜歡的其實還是貓論,講究實用主意。
至於因為是政敵的觀點就不能用,要反對?
不存在,稍微改改不就是自己的了,只要正確,就值得費些精力琢磨,內部不變,咱就動下包裝就好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