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2張居正的變化(2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運衙門那邊。”

魏廣德以為這次的海試成功,大明朝廷應該很快就下定決心,以海運漕糧避開黃淮的水患區,保證漕糧能夠安全運抵京師。

不過和他預想的不同,原先還是很支援海運的張居正此時卻是一皺眉,“海運雖然成功,但海運風險依舊,動輒傾覆,漕糧改海一事,事關重大,還需再三斟酌再議。”

張居正的變化讓魏廣德一下子愣在當場。

他沒有馬上和張居正就此事開始爭論,因為他搞不清楚張居正立場變化的原由。

“就算不加大海運漕糧的數量,但每年幾十萬石還是要保留下來的。

工部、漕司為了這次海試,可是耗費不小,福建借調戰船和漕司遮洋船都有過改造,若是棄之不用實在可惜。”

魏廣德不想就此事繼續爭論,但是既然已經開了個好頭,那他就要避免此事半途夭折。

“就以目前的船隻數量維持下去吧,記得梁夢龍說按照天氣,一年至少可以跑兩趟,若是天好還可以完成三次這樣的運輸。

這樣一年能運送二三十萬石漕糧,先試著跑上幾年看看情況。”

張居正答道。

魏廣德雖有些不滿,但畢竟張居正是首輔,官大一級壓死人,他也不好為此爭吵。

畢竟,現在說海運風險大的理由還是很有市場的。

只是這些人只看到海運有覆船的風險,卻刻意忽略這兩年漕司損毀的漕船已經達八百餘艘,皆是因為黃河水患導致的漂沒。

這些船隻的數量,就已經超過了此次海試的船隻總數。

這說明什麼?

漕運風險其實並不比海運小,但是張居正態度改變太過突兀,魏廣德不清楚理由暫時也不便發作。

或許是小看了漕運那幫利益集團,不知什麼時候說動了張居正。

魏廣德只能在心裡這麼想,從張府告辭出來,魏廣德還在想這個事兒。

得安排人查查,張居正態度改變的原因。

回到府裡,魏廣德就把張吉叫過來。

“你最近有收到訊息,哪些人和張居正那邊有往來的,列個單子給我看看。

另外,近期多關注下,都有誰和他往來頻繁,什麼來頭。”

魏廣德吩咐完,張吉就點頭答應,“我馬上就去找人問這個事兒,老爺,你要查張首輔那邊,是不是發生什麼事兒了?”

張吉問這話倒不是打聽訊息,而是要知道魏廣德忽然問這個事兒的起因,知道源頭才更好追查一些事兒。

魏廣德也不隱瞞,直接說道:“感覺張居正對海運的策略有些變化,記得以前他還是很支援發展海運的,特別是漕糧海運之事。

不過今日提及此事,他卻說還要斟酌,實在奇怪,山東梁夢龍梁巡撫組織的漕糧海運試航很成功,成功轉運十二萬石漕糧到了天津。”

魏廣德說完就看見張吉陷入思索,只是時間很短就已經回神。

“老爺,我想我可能知道是什麼原因。”

張吉躬身肅立,不過開口的話讓魏廣德就是心裡一驚。

“什麼原因?”

魏廣德不解問道。

“記得漕糧改海的策略當初老爺支援,之後也取得了內閣其他人同意。

但是從這兩天我瞭解到的情況看,老爺回鄉丁憂後,此策的推動就由老爺變成了高拱,他身體力行,大力倡導此策,所以許多無知之人還以為此為高拱所提。”

張吉說到這裡就停了下來,沒有繼續往下說。

魏廣德心中隱隱有一種感覺,好像明白了點什麼,但還是朦朦朧朧的,就差一層窗戶紙沒有捅破,所以還是沒理解是什麼意思。

安靜片刻的,魏廣德開口道:"繼續。"

“是,老爺。”

張吉一躬身這才繼續說道:“最近張首輔的一些動作,就是針對高拱頒佈的一些政令進行調整,大多都被否定收回。”

“伱是說,此事因為受到高拱的支援,所以他才反對,目的就是要盡去高拱之策,讓高拱對朝堂的影響力降到最低?”

魏廣德忽然有種撥開雲霧的感覺。

是了,最近魏廣德手上分到的多是地方上奏的各種奏疏,還有就是禮部那邊關於隆慶皇帝喪儀的,每天的工作都被安排的滿滿當當。

張居正那邊處理的事務,他知道些,但不全面,倒是附和張吉所說。

“呵呵.應該是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