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落到有心人眼中,但卻沒有被高拱看在眼裡。
他行的是堂堂正正的陽謀,利用文官集團的力量驅逐馮保,他可不相信宮裡人會敢於和天下文官作對。
是的,不管他最初的目的是什麼,但在這一刻,他綁架的是全天下文官的利益。
當年三楊內閣的時期,就是他們文官崛起之始,高拱不相信大家會不跟著自己幹。
而此時,皇城慈慶宮,太后陳氏寢宮。
實際上,這個時候,小皇帝朱翊鈞還沒有下旨加封陳皇后和李貴妃為太后,所以她們現在的身份依舊是皇后和貴妃。
但是,不管是內廷還是外朝,私下裡其實已經都稱呼陳皇后為太后,而李貴妃則比較尷尬,不知道該如何稱呼。
今日在這裡的,正是陳皇后和李貴妃。
雖然死了老公成了寡婦,可兩人年齡都不大,不到四十的歲數,正是女人最好的年華。
兩人在屋裡,並沒有感嘆皇帝的死,而是在商量著外朝的情況。
“妹妹,孟衝又送來許多彈劾馮保的奏疏,你說該怎麼處理?”
陳皇后其實是有主見的,但是她為人太過正直,甚至比許多讀書人還要迂腐,所以當初才會冒著觸怒隆慶皇帝進言,而被打入冷宮多年。
其實不需要什麼人提醒,看著這些奏疏,陳皇后也感覺到高拱這把操作玩的有點大,而且很迷,因為最終的目標看似就是對著自己來的。
那日在乾清宮,她和內閣三人,還有馮保,可都是親耳聽到皇帝的遺言,他是沒想到高拱會利用所謂祖制來對抗皇帝的遺命。
“馮保必須保住,姐姐不需理會就是了。
人在宮裡,外朝還能怎麼樣。”
李貴妃,也就是萬曆皇帝生母開口勸慰道。
其實,她的心裡一點不比陳皇后緊張,要知道,坐那個位置的是她的兒子。
若真如一些人所言,高拱有不臣之心,那不是要把自己兒子陷入危險之境。
雖然認識高拱這麼多年,高拱看上去不似這樣的人。
隆慶皇帝的遺言,陳皇后和李貴妃早就討論過,畢竟在這個情況下,她們也沒有人幫他們出謀劃策。
隆慶皇帝遺言,給馮保顧命之權,其實明顯就是要限制外廷,或者說高拱的權利。
無論如何,朱翊鈞歲數太小了,他需要時間成長。
“可是.”
陳皇后還是有些擔心,她不是擔心其他,而是擔心外朝失控,因為一個奴才讓整個大明朝廷的運轉出現問題。
真要出現那樣的情況,她們的罪過可就大了。
“先看看吧,如果高拱真有不臣之心,就命令朱希孝抓人,無論文官如何反抗,都必須強硬對待。
只要堅持到張閣老和魏閣老回京,高拱就掀不起什麼風浪來。”
李貴妃開口道。
現在不敢動高拱,一是沒有理由,二就是內閣無人,抓了高拱怕朝政就耽誤了。
“那就再等等。”
聽到李貴妃的話,陳皇后微微頷首。
畢竟是女人,她也不是很願意在這個時候就對先帝信任的大臣動手。
或許,缺乏出手理由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畢竟高拱可是內閣首輔,即便是夏言,也不是在任上被抓的,而是卸職後才被嘉靖皇帝出手拿下。
如果對當朝首輔出手,那還不被天下人嗤笑,嘲笑先帝的眼光。
本身這次的事兒,已經鬧得沸沸揚揚,若是出此下冊,或許真會被文人口誅筆伐到死。
說完正事,陳皇后和李貴妃忽然就是一陣語塞。
其實兩人雖然關係好,可事關重大利益的時候,也未必能齊心,而現在兩人中間的一道坎,就是尊號的問題。
陳皇后是小皇帝的嫡母,李貴妃是生母,按說嫡母肯定是太后,而生母卻未必,這要看皇帝的心意。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