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9海禁不好(3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裡時,心裡不由一動。

他是記得有記載,這個時候的日本,貌似盛產黃金白銀,日本有金山、銀山的事兒。

譚綸是軍事文官,就是不知道他對開疆拓土是否有興趣。

於是,魏廣德試探著又繼續說道:“子理兄可能不知道,我曾聽人說起,倭國國土狹小,巴掌大的國家,其國王就敢自封為天皇,呵呵.”

說到這裡,魏廣德露出一副輕蔑的笑容。

他這樣的表情,其實才是符合這個時代明人對倭國的印象,如果是不以為然的態度,恐怕就會讓譚綸奇怪了。

“夜郎自大,彈丸之國也敢如此。”

譚綸聽到這話,眉頭就皺起來。

大明朝對倭國所謂天皇的印象,其實就是國王。

大明當年曾派使臣出訪倭國,還帶去冊封金印,所以之後倭國和大明交往中,從來不會提到他們信奉的國君是天皇,而都是按照大明的說法,“國王”來對其進行稱呼。

雖然明人前往倭國後,多多少少也知道其中內情,但是卻只在民間流傳,朝堂上是不知道的。

開玩笑,天無二日,大明皇帝敢稱“皇”,而絕不會接受周邊番邦的國王也用這個字。

“他們不僅自稱天皇,而且倭國雖小,可國內物產卻既是富饒,據說有多座金山、銀山,可以開採出海量的金銀,每年百萬兩是沒有問題的。

那些夷人來我大明,許多其實都要往倭國跑,就是去和倭國人做生意,帶著南邊番邦和我大明的物產賣給倭國人,而得到的就是海量的金銀。

想我大明,富有四海,現在皇帝陛下不過開幾座礦,

倭國那邊開礦,一年開採上百萬兩的黃金白銀,沒法比,沒法比啊。”

說到這裡,魏廣德一副嚮往的樣子對譚綸說道:“若是我大明能夠征服倭國,這上百萬兩的黃金、白銀,就足夠解決朝廷現在難以應付的財政危機。”

“那不行,倭國乃太祖定下的不徵之國。

當初蒙元數次欲征伐皆告失敗,可見倭國存在有上天庇佑,太祖才會下此詔書。

有此詔書,我大明就不能發兵攻伐。”

譚綸先前聽到魏廣德說倭國金銀產量驚人的時候,臉上還是一副驚訝的表情,可等到魏廣德說出攻伐、征服的時候,臉色馬上就變了,直接用太祖詔書來敷衍魏廣德。

看到譚綸的態度,魏廣德知道繼續慫恿他沒戲,譚綸骨子裡就沒有那種精神。

他可以捨生忘死和入侵的敵人血戰到底,但要他去攻打別人,只為得到別人家裡海量的金銀財寶,譚綸卻是直接拒絕。

這,其實也不奇怪。

若不是來自後世,魏廣德也不會有對倭國採取行動的念頭,畢竟相對大明來說,倭國的存在實在不夠看。

光是遼東,都讓大明朝廷上下覺得做了一筆虧本的生意,就更別想拿下孤懸海外的倭國了。

魏廣德只要敢公開這個想法,怕是朝廷上下都會說他是要把大明家底敗光,是個十足的奸佞。

為了遼東,明初就靠朝廷接濟,才能勉強維持。

百年時間過去了,遼東也只能勉強自足,遇到災害還要向朝廷伸手。

佔下地盤,死不少人,又得不到好處,何苦來哉。

至於魏廣德敢說打倭國就是為了搶人家的金山銀山,怕不被朝廷裡那些大儒拿著儒家的大道理噴死。

對了,還有太祖定下的祖制,足夠讓魏廣德萬劫不復了。

見譚綸沒興趣,魏廣德也就熄了這心思,於是說道:“這樣,子理兄今日就在我這裡休息,一會兒吃完飯,你我在合計下海運之議,給士南兄寫封信,讓他們嘗試推動此事,你看如何?”

“好,行海運,開海禁,對朝廷有利,自該出力。”

譚綸點頭應道。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