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可及”的利益就貿然行事。
只是,他給隆慶皇帝寫的那些章程,其實都有副本落到高拱手裡。
在內閣,高拱雖然從未找魏廣德詢問過什麼,但那些章程他可沒有少看。
只不過這些東西到了高拱眼中怎麼想的,或許也只有他和隆慶皇帝才知道。
當然,對於這些,魏廣德也有猜測,但是也沒怎麼上心。
比在皇帝那裡的信任,魏廣德清楚他是拍馬也趕不上高拱的。
只是讓他始料未及的是,隆慶之後的萬曆皇帝衷情於四處開礦增加內帑收入,竟是源自他寫給隆慶皇帝的奏疏。
隆慶四年正旦大朝會,亦如以前幾年一樣,隆慶皇帝高坐在御座之上,只是氣色明顯沒有以前好。
魏廣德偷眼看了看高高在上的皇帝,臉色有些蒼白,顯然沒少在後宮耕耘。
不過說來也怪,隆慶皇帝后宮佳麗不少,可真正開花結果的唯有那個曾經的裕王府宮女,現在的李貴妃。
或許是易孕體質,隆慶二年的時候,李妃為隆慶皇帝誕下第二個兒子朱翊鏐,在皇室排行老四,倒是讓隆慶皇帝高興了好一陣子。
皇極殿內,文武群臣及四夷貢使向隆慶皇帝行慶賀禮後,有旨,免宣表,免百官宴,賜節鈔錢。
這點倒是沒有出乎大家的預料,除了隆慶元年和二年外,隆慶三年就是這樣,皇帝御黃極殿接受百官和貢使慶賀,之後也是這樣。
皇帝退殿以後,大臣們魚貫而出,領取各自的節鈔錢,就準備找地方吃飯。
正旦大朝會,百官到宮門外集合還是很早的,所以大多隻是吃了點東西墊墊肚子,折騰了半天早就餓的前胸貼後背了。
至於賞賜的節鈔錢,其實也就那樣,一疊擦屁股都嫌硬的寶鈔,還有宮裡鑄造的金銀錢。
魏廣德每年領到的寶鈔都是不少,比如正旦的寶鈔就達一百貫,如果放在明初那就當一百兩銀子使。
不過這是隆慶年,寶鈔價格早就跌得不成樣子,若不是繳稅和過鈔關有用,可能民間會直接丟棄。
至於明廷鑄造專門用來賞賜的金銀錢,品相看上去不錯,幾乎代表著這一時代大明朝最好的鑄造水平。
這些金銀錢比官鑄銅錢略大,材質是按一定比例參入金銀銅料鑄造而成,所以摸上去手感比銅錢好許多。
魏廣德今年的節鈔錢依舊是一百貫寶鈔和十枚金錢,按照現在的市價,這十枚金錢大約相當於十兩銀子,或許能多一些,畢竟是宮裡出來的,貨真價實的金銀,可不是參入鉛等不值錢材料的劣錢。
內閣幾個人走的一路,這時候可不好和六部五寺的人一起,和本衙門的人坐一桌才顯得親切。
高拱回朝到目前為止,大抵上還是和大家保持著親密的關係,並沒有因為政見不合產生激烈的分歧,所以內閣現在的氣氛還算不錯。
幾位閣臣在宮外找了家大酒樓,要了個雅間就圍坐在一起,吃吃喝喝。
“聽說,今年鰲山燈會,宮裡前前後後花了二十多萬兩,超過以往數次。”
酒席上,殷士譫開口說道。
“這兩日應該就要封場開始佈置了,到時候看看今年的鰲山燈會又是多麼壯觀。”
魏廣德樂呵呵接話道。
來到明朝,進了京城以後,每年的鰲山燈會他都是一次不拉。
一開始是為了和裕王偶遇,後來是因為知道嘉靖皇帝也會在城樓上觀賞,到現在,不知不覺已經養成了習慣。
或許,這年頭娛樂活動少的緣故吧。
北京城,又不象南京,每年還有選花魁的活動,鰲山燈會就是唯一的選擇。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