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2代理人戰爭(1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王崇古到了大同,從方逢時口中進一步瞭解到草原上覆雜的關係,而且發現方逢時也有意利用把漢那吉和俺答汗進行一樁交易的心思,倒是正和他意。

“怪不得他在書信裡形容把漢那吉是"奇貨可居",細細想來還真是一件好的交換商品。”

王崇古這麼想,可嘴上卻不會這麼說,而是丟擲他在路上按照掌握的資訊所想到的策略,於是開口說道:“一路行來,我想了許多,現在歸納為三策,你我好好琢磨琢磨可否實行。”

“在下洗耳恭聽。”

聽到王崇古說出他有三策,方逢時心裡一驚,他只想著能用把漢那吉從俺答汗手裡交換到什麼好處,卻從沒想其他,更別說什麼三策了。

只聽到王崇古這時候開始婉婉說道:“上策,給與把漢那吉宅邸、官職,豐其餼廩,美其服用。如俺答勒兵近邊索取,則要求以板升趙全等生擒解送,被掠人口,悉放南歸。繼而因與為市,實現封貢互市。

中策,如果俺答稱兵強取,則嚴兵困守。留下把漢那吉令俺答有所顧忌,進而牽制蒙古部落,大明王朝則獲得戰略主動。

下策,如果俺答昏悖,不顧其孫,棄不求,則厚加資養,培育把漢那吉勢力。待俺答死後,送還本土,令其收集餘眾,與黃臺吉爭奪王位,我等則暗中出兵相助,使其內部分崩離析。”

“總督大人,這中策和下策,我都沒有什麼意見,實為妙招,可上策向俺答汗索要趙全等叛賊,和要求放還被掠人口是應該,但是封貢互市,這怕是不在你我職權之內,若是朝廷因此降罪.”

方逢時沒有細說下去,但意思很明顯,上策前半部分他認可,可後面沒有朝廷的旨意,就算他這個總督下令,他這個巡撫也不會買賬。

“你我只是討論,以現在草原的形勢,上策是否有實現的可能?

若是認為可,朝廷那邊自然是要上奏此事的,你以為我背的起這麼大的罪名嗎?”

王崇古只是捋須笑道。

聽到王崇古只是要他分析可行性,方逢時就低頭思索起來。

交換趙全和要回被掠人口,這個其實也在他的考慮範圍內,自然認為是可行的,但是互市,就意味著要和蒙古修好。

和蒙古修好關係,這個可就不好說了。

好在王崇古也知道,在互市前面加上“封貢”二字,那就意味著俺答汗要向大明皇帝稱臣,俺答汗可未必會答應。

早在嘉靖十一年的時候,俺答汗還未平定草原勢力,就曾經和大明聯絡,想要“通貢”。

所謂“通貢”,就是與明朝建立貿易關係,建立互市,但明朝並未應允。

而“封貢”卻是不同,準確說封貢誕生於宋代,當時的北宋朝廷將遼、西夏等國封為藩屬,並向其派遣使臣獻貢,這種貢獻禮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封貢關係的初步雛形。

封貢關係的發展隨著元朝的建立,得到進一步發展和加強,元朝透過封禪、冊封等儀式,將各國封為藩屬,要求其向元朝朝貢,並舉行貢獻儀式。

到了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幾乎照章繼承了元朝的大部分制度,自然也包括封貢模式。

朱元璋建立明朝伊始便遣使頒詔報諭安南、占城、高麗、日本四夷君長,向其傳達新朝建立以及與之通好的訊息。

但是,繼承歸繼承,中間卻又有無數的不同,倒不是大明王朝更迭的原因,而是大明根本無法繞過的障礙。

在明朝以前的元朝,由於它與四大蒙古汗國據有龐大的國土,這使得當時中國的外貿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無論是經過絲綢之路的陸上國際商隊,還是由煙波浩渺的海上駛進中國沿海港口的船隊,都達到了一個史無前例的規模。

可是明朝建立後,國際貿易便大幅萎縮。

這也是因為蒙古汗國控制著,從新疆中部到阿拉伯世界的大片地區,對明朝敵視的它們切斷了絲綢之路。

而在蒙古汗國的影響下,主導亞洲海上貿易的阿拉伯商船,到明朝的數量也大幅減少。這種國際貿易困局直接導致了明朝初建時國際盈餘大幅縮減,使得國際貿易對於明朝的財政重要性很低。

而在朱元璋傾國之力對付縮回大漠的北元時,東南沿海突然遭到了倭寇的襲擾。

這時的倭寇中日本人佔比非常高,是真正意義上的倭寇。

朱元璋這會沒心情理睬這些小打小鬧的倭寇,不過為了避免倭寇坐大,他還是採取了一些非常極端的應對措施。

也就是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