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漢那吉來降是真的,不過短期內俺答汗也不可能組織大軍來襲也是真的,因為此時的俺答汗正率軍準備西掠吐魯番,而且已經在路上了。
所以事發到知道訊息,會不會率部馬上返回也未可知。
畢竟大軍不可輕動,已經做好西征吐魯番的準備,要是馬上調頭南下,也需要準備所需物資。
“這仗要打也要延續後明年了。”
魏廣德很快就作出了判斷,而王崇古信中還附帶了方逢時的書信內容,讓魏廣德他們知道了更多關於蒙古的事兒。
其實把漢那吉降明,不僅有俺答汗奪其新婦的原因,還有蒙古高層的內鬥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和當初景王和裕王之間明爭暗鬥一樣,類似的場景在草原上也在發生。
俺答汗已經垂垂老矣,都知道他已經沒多少年可活了。
俺答汗有九子,當然沒有上演九龍奪嫡的精彩戲碼,現在蒙古部族中權勢最大的是他的長子辛愛黃臺吉,前段時間還在率軍攻打遼東。
而把漢那吉是俺答汗三子土伯特之子,土伯特早卒,所以把漢那吉是養在俺答汗正妻莫倫帳中,做為一直跟在他們身邊的孫子,由此也是很得寵的。
而這自然遭到辛愛黃臺吉的不滿,所以私底下把漢那吉和辛愛黃臺吉叔侄間關係就很不好。
透過把漢那吉講述,還知道了辛愛黃臺吉和不彥臺吉、丙兔臺吉等兄弟之間也是面和心不合的狀態。
這些,可都是大明派到草原上的密探所探查不到的訊息,所以從敗胡堡那邊知道這些訊息後,方逢時就做為重點向王崇古進行了稟報。
既然知道俺答汗正在西征途中,可王崇古、方逢時和馬芳還是下達了緊急軍報,命令明軍嚴陣以待,堅守城池,主要還是他們都有猜想,那就是俺答汗或者辛愛黃臺吉在知道把漢那吉落到明國手中後,會選擇出少量兵卒引誘明軍將帥出城,然後把人拿下,以此和明國進行交換。
還有什麼比讓這些邊將知道蒙虜後面還有大量敵軍更有威懾力,都給我呆在城裡別動就好了。
現在邊堡的明將,若是得知幾里十幾裡外有蒙古部族遷徙,是很少有人忍得住不出去打草谷的。
以前明軍有些畏敵怯戰,但經過馬芳的幾次突襲,膽子倒是大了不少,可也更加不好管了。
在方逢時和王崇古眼中,把漢那吉的價值可是比邊鎮的將帥大得多,是可以談成很多交易的。
不過這篇奏疏只是把大同發生的事兒詳細上報,具體的處置策略並沒有說,而是王崇古要趕回大同,和方逢時商議後再上報此事策略。
“呵呵,沒想到趙全與李自馨、張彥文等人屢次勸說俺答汗稱帝,效石晉故事,成南北之勢不僅沒有達成目的,反而引來俺答汗的猜忌。
他們之間的信任不再,若是能夠用把漢那吉和俺答汗交換趙全等人,也不知道俺答汗會作何選擇?”
魏廣德這話是對著殷士譫和張居正說的,兩人聞言都是點點頭,不過張居正很快就反應過來,魏廣德這是想拿把漢那吉去交換,旋即馬上搖頭道:“怕是不成,若是真把人送回去,朝廷威嚴何在?
我們可以策劃,但還是要等王總督和方巡撫的奏疏上來再做計較為好。”
聽到兩人對話,旁邊幾人都是微微點頭,似乎很認可張居正的話。
“那就再等等大同那邊的訊息,不過這奏疏,就由肅卿送到宮裡去吧,讓陛下也知道大同事。”
李春芳開口說道。
“朝廷不對大同下令?”
這時候王遴開口問道。
“暫時不下,等他們的奏疏上來在說。”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