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光想這合圍就是勝利,大同不比山西,那裡蒙虜出入不多,對地形不熟。
可在大同就不同了,蒙虜長期在那裡和我軍作戰,對地形甚是熟悉。
不說形成合圍的難度,就算真圍住了,怕是也很難把人留在那裡。
到時候蒙虜要是爆發血性和我軍決戰,勝利了還好,一旦戰事不利,後果你想過沒有?”
這時候,高拱忽然發話道。
“調山陝大軍出戰,薊鎮大軍封住長城關隘扼守京畿,就算戰事不利,無非就是蒙虜肆掠大同、宣府。
如果他們敢再次進入山西,還可以調河南等地大軍再次尋機與俺答汗決戰,而薊鎮、遼東大軍則盡入草原,端掉他的老窩。”
張居正聽出高拱不看好他的辦法,態度也有些輕蔑,當即就繼續說道。
“這麼大的動靜,戶部有錢糧支出嗎?”
高拱微微皺眉,他很不喜歡張居正對他說話的態度,不過他還是就事論事,繼續發問道。
這樣的大戰,耗費的錢糧可是不會少,而且戰火塗炭之地必然損失慘重,朝廷未來數年都要給予賦稅減免,並且撥銀子幫忙恢復生產,否則那裡的百姓可就沒有活路了。
這都是大筆錢糧的支出,就大明現在的情況,維持日常都捉襟見肘,哪裡還有餘力支應這樣的大戰。
高拱是算準了張居正這辦法不行,實在是大明支撐不起這樣的戰事。
打仗,沒錢是辦不成的。
“太僕寺,常盈庫。”
誰知道,張居正說到這裡的時候已經想到了銀子的出處。
朝廷是沒銀子,可並不是真沒銀子,只不過不在戶部,而在其他地方。
常盈庫的賬本可從來不向朝廷,內閣彙報,所以在座所有人都說不清楚常盈庫裡到底有多少銀子。
“若我記的不錯,常盈庫的銀子,就是預備給這樣的國運之戰準備的,這個時候拿出來支應這場戰事正當時。”
張居正的話倒是提醒了高拱,朝廷確實還有這筆銀子,存在常盈庫裡,只是這些年來,朝廷再缺銀子,雖然也從常盈庫裡借用,但度過難關後,常盈庫就要收回的。
所以時間長了,官員們都知道這筆銀子,但是也知道拿不出來。
畢竟有借有還,可不是白拿的。
時間長了,大家也就沒心思去注意太僕寺了,看得見摸不著,想著還煩心。
高拱也是因此,早就忘記了朝廷還有這麼一筆儲備銀子的事兒,被張居正說出來才想起。
兩人的對話落到旁邊的王遴和魏學增耳中,其實他們也不覺得新奇,畢竟前不久魏廣德還跑到兵部籌劃過此事,研究俺答汗打破大同防線南下山西后的應對,其中很明顯就是要用山西作為預設戰場和俺答汗大軍決戰。
只不過,他們是看到王崇古奏疏的,知道宣大總督和大同巡撫似乎另有想法,那就是希望透過斡旋此事,緩和和蒙古的關係,從而根除邊患。
文書裡寫的明白,設想也是很好,但是能不能實現,這個可不好說,制約因素太多。
而且,從內心中,他們也不認為這個設想有可操作性,所以事才沒有提及,而是想著等他們看文書的時候自然會知道。
這會兒聽到高拱、張居正的對話,王遴張嘴就想說下此事,而那邊李春芳已經看完文書,直接遞給了高拱,口中說道:“你先看看再說此事。”
高拱接過文書,開啟快速瀏覽起來,很快臉上表情先是出現了驚愕,隨即皺眉,似乎是在思考什麼。
而魏廣德和張居正只是對視一眼,都沒有說話。
他們都感覺到了,文書裡或許有什麼不得了的東西,所以讓很少失態的高拱臉上表情變幻不定。
而這時候的李春芳已經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低頭思索著。
高拱看文書速度很快,看完之後他就把手裡文書遞給張居正,“伱也看看吧。”
張居正接過王崇古的奏疏,也快速翻看起來,魏廣德和殷士譫只是對視一眼,都沒說什麼。
能爭嗎?
不能,張居正入閣時間比他們早,所以這也算是按秩序在看奏疏。
雖然心裡有些不滿,可也都只能默默等待。
很快,張居正看完後,就把手中文書遞給了魏廣德,他已經轉身回了自己座位。
等魏廣德和殷士譫看完文書,自然又回到李春芳手裡,而這時候魏廣德才完全知道了大同發生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