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翼難免會走上劉體乾的老路。
魏廣德只猜到了開頭,他以為高拱和霍翼會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撕逼大戰,兩邊都會不斷上奏相互指責,他也樂得在一邊看笑話。
可是第二天,高拱的奏疏抄本到了他的手裡,魏廣德就笑不出來了。
石州之戰和他沒有關係,不過活動田世威和劉寶的事兒,他也是有插手的。
畢竟那時候兵部許多事兒都和他脫不了干係,田家和劉家的銀子,他沒少收。
還好,此奏疏把事兒聚於兵部,並沒有擴大化。
畢竟此事牽扯甚大,雖然是兵部部議決定的處罰,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哪頭不需要打點?
任何一處沒有處理好關係,都會被人上奏彈劾。
而在高拱的奏疏裡,只咬住兵部不職說事,並沒有要徹查的意思,那就好多了。
“石州啊”
魏廣德嘴裡喃喃道,“霍本兵,看來你是不能留在朝堂了。”
魏廣德不會直接出手,但是此時他考慮的是儘快平息此事,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讓霍翼滾蛋。
只要霍翼離開,高拱就沒有繼續對兵部發難的藉口,此時就可以揭過去。
魏廣德打定主意,主要陛下問起,他就得站在高拱一頭說話。
高拱想要攆走霍翼,魏廣德雖然還期望張居正力量強點,可以牽制高拱的一絲注意,可事關自己,最好還是滿足高拱的意思,平息紛爭最為穩妥。
霍翼離開了,哪誰又能接替此職呢?
魏廣德對戶部沒興趣,因為那是個泥潭。
對都察院沒興趣,因為那裡很敏感,還不是他這個在內閣排位靠後的閣臣可以染指的。
至於禮部和吏部,那就是皇帝的一畝三分地,是遷內閣的樞紐,等閒靠不上去。
工部一直就在江西人的掌控中,自然不需要過多關心,而刑部他也不是很上心,畢竟他沒有干涉地方事務的想法。
但是兵部嘛,那就不得不好好想想,現在能夠有資格接替霍翼的人有哪些?
魏廣德第一個想到的,自然就是近在咫尺的薊遼總督譚綸,讓譚綸回京城出任兵部尚書的話,皇帝那裡會不會點頭。
畢竟,當初他可是在皇帝面前給譚綸說過不少好話,這倆年薊鎮也算太平,雖偶有戰事,但規模皆很小,不過是數百人的極小規模。
而且,當初為了保險,又把戚繼光調到薊鎮擔任總兵官,還抽調了浙兵前來。
當下的情況,即使譚綸回兵部,對薊鎮其實影響也不大。
魏廣德打定主意推譚綸爭奪兵部尚書之位,而此時敗虎堡南門忽然開啟,一匹快馬飛快衝出堡內,向著大同巡撫衙門衝去。
昨日發生的事兒實在太過讓人駭然,俺答汗之孫居然帶著十來個族人前來投降。
敗胡堡守備先是把人關在堡外半天不敢開堡門,在詳細瞭解情況後,這才安排士卒出去收繳來人武器鎧甲後,將他們放入堡內,並派人分開看管起來。
同時又用一晚上的時間,派人對把漢那吉的隨從分開進行一番詢問,才算搞清楚情況。
讓堡內書吏儘量簡明扼要把情況寫明白後,立即就派出信使往大同去傳遞訊息。
毫無疑問,暫時收容把漢那吉及其族人,這是非常危險的,隨時可能遭遇俺答汗率部來攻。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