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5拱翼之爭(2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

特別是嘉靖、隆慶兩朝交替之際,“王朝九邊皆鄰敵,在宣大山西則有俺答諸部,在陝西三邊則有吉能諸部,在薊遼則有土蠻諸部。西馳東騖,擾我疆場,迄無寧歲”。

而對內,則是因為貪官汙吏橫行,官場潛規則眾多,導致種種怪象滋生,空有龐大國力卻無法集中到中央手中進行改革,還因為財政捉襟見肘,處處受限。

針對如此惡劣之形勢,高拱力主實行改革,是由外到內逐步推進,先是期望重新建立大明強大的邊防體系,再對內進行整肅。

高拱被罷職回新鄭這兩年,他可沒有沉寂在懊悔或者憤怒中,而是退出朝堂後,更多的在思考如何落實他心目中的大明該如何進行改革。

先對軍事進行大調整,鞏固邊防,再對內整肅官場,最後對一些不適合現時的國策進行調整,以期讓國家重回明初盛世。

魏廣德這些年因為和陳以勤、殷士譫聚成小團體,在內閣裡好強霸佔慣了,做事兒先想到的就是爭鬥,早就忘了現今大明的處境。

他只記得大明朝還有百年時間,根本沒有去想過做太多事,更多抱有的是得過且過的念頭,所以對高拱已經開始的政治改革絲毫沒有覺察到。

在他看來,高拱的迴歸肯定就是要爭奪他們原本到手的權利。

而實際上,此時的高拱那裡還有心思和他們這個小集團爭鬥,有皇帝的支援,他是勝券在握,大勢在手那裡還會去看他們。

兵部已經插手,而現在他又在和吏部侍郎張四維忙著裁革官場冗員的清單,他現在就是要大幹一場。

雖然他還沒有內閣首輔之名,但已經擁有了內閣首輔之權。

不過在魏廣德看霍翼奏疏的時候,高拱也已經回到了值房裡,知道了霍翼那篇奏疏的內容,這令他大為光火。

霍翼提到的陳年舊事,乃是嘉靖四十年他還在禮部擔任侍郎之時,議歲出戶部侍郎一人駐薊鎮總理糧餉,時戶部侍郎有空缺,內閣商議時就提出由高拱轉遷戶部左侍郎前往薊鎮。

魏廣德看到這裡,心裡其實就有底了,這應該是嚴世番的策略,想要把高拱外放,讓裕王府失去在朝中的臂助。

那時候景王雖然外出就藩,可景王一系,或者說嚴家並未徹底認輸,還打算對裕王府勢力採取行動,進行削弱。

高拱離京,則入閣希望渺茫,如此目的一目瞭然,高拱自然是不會願意前往,故而選擇推脫。

而此次會議中,霍翼正好在場,表達過支援此事的態度,所以被高拱懷恨在心。

是的,霍翼這會兒的想法和魏廣德類似,認為是高拱在爭奪權力,或許打的主意就是增加兵部兩個侍郎,方便他安插人手,爭奪他手中的權力。

對霍翼提到的事兒,魏廣德依稀還有些印象,確實聽到過類似傳聞。

是的,就是傳聞,因為最終高拱並未成行,事兒自然是沒有辦成,其中應該是有徐階等人周旋的緣故。

想到這裡,魏廣德心裡就是一突。

若是之前高拱罷海瑞調朱大器去應天做巡撫,看似是想緩和與徐階的關係,說不得看了這份奏疏,高拱要報復徐階的心思就會更重了。

要知道高拱人的性格就是這樣,霍翼這份奏疏,其實就是撕開他早就癒合的傷口。

這份奏疏是公開上奏,內容傳出去後,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知曉此事,再想到兩年前高拱和徐階的爭鬥,怕是又會說他高拱不知感恩戴德,恩將仇報。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此事的高拱本來不想和霍翼撕破臉,把事兒做絕,可是看到這篇奏疏後他心裡就已經打定主意,雖然隆慶皇帝之前並沒有要換兵部尚書的意思,可現在他已經有心要強推此事。

霍翼,必須被逐出朝堂。

念及此,高拱當即鋪開宣紙,讓人磨墨,隨即提筆在手,筆走龍蛇間一篇《辯霍本兵疏》就一蹴而就。

高拱非常厲害,在疏中解釋了嘉靖四十年之事,同時也撕開了隆慶皇帝的一層傷疤,那就是前年的石洲之戰,指責兵部處置太輕。

當初大同失事是趙苛臨陣逃脫避而不戰,而田世威和劉寶因石州事先論死,後因邊將馬芳等上疏求情,又有各自背後家族攜金來京城活動,最後被判了免死充軍。

高拱直接把他知道的訊息一併奏上,聯絡之前他對兵部的指責,要坐實兵部常期處罰失當的過失。

石州之戰,當初可是對隆慶皇帝打擊很大的,他相信這事兒再次出現在隆慶皇帝眼前,怒不可遏之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