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0師出有“名”(1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第971章1060師出有“名”

“滿者伯夷.淡目蘇丹國.”

魏廣德嘴裡喃喃低語。

他嘴裡唸叨的這兩個名字,自然就是信裡提到的東南亞的國家名稱。

滿者伯夷佔領了舊港,終結了大明唯一一塊飛地的歷史。

按說,大明要恢復舊港宣慰司,就應該從滿者伯夷手中重新奪回這個地方。

可惜,很多年前,滿者伯夷就已經被淡目蘇丹國給滅了,現在佔據舊港的就是這個王國。

蘇丹國,一聽,魏廣德多少就猜測和中東那邊的宗教有關係,具體是什麼教派他不清楚,不過在魏廣德印象裡,蘇丹、酋長一類的好像就是那邊的稱謂。

好像在後世,還有個中東國家就是叫這個名。

這也是魏廣德看到蘇丹國這個名稱後,就把他和中東那邊連到一起的原因。

說起來好笑,東南亞那邊,貌似宗教很是發達的樣子,穆斯林、伊斯蘭好像都在那邊先後建立了政權。

要知道,中東距離東南亞,中間可還有個向南突出的印度。

想著想著,魏廣德忽然開竅了,明白中東的宗教怎麼在東南亞紮根的原因了。

貌似不止是大明,其實元朝那會兒,甚至是宋朝的時候,中東的商人就已經知道透過海路到中國進行貿易,他們從中國帶回瓷器、絲綢,然後高價販賣到歐洲。

這也是歐洲人知道東方有個中國的原因,那裡的商品都是歐洲頂級奢侈品。

畢竟這年代進行遠洋貿易,不僅成本巨大,還承擔很大的風險,商人自然要跑一次就賺到足夠的錢。

歐洲人開闢新大陸,可不就是為了來中國,和中國直接交易,避開中東商人和奧斯曼這些中間商。

好像中國的商品從中東透過地中海向歐洲的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販賣,層層加價,可不就讓更多的歐洲貴族都消費不起了。

中東人沿路必然是靠著陸地航線,教化一些當地人,貌似很合理。

舊港。

這個名詞再次出現在魏廣德腦海裡,這個地方大明是必須要奪回來的,因為這裡是大明海的西大門。

在緬甸沒有攻佔,穩定下來前,這裡就是東西方文明的交匯點。

保持住大明在東亞和東南亞的影響,經營好這片傳統勢力範圍,是魏廣德此時的頭等大事兒。

國內的改革,交給張居正鑽研好了,太得罪人。

而在此時,雖然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觸手已經伸到了東南亞,但是他們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對美洲大陸的開發中。

在東南亞這個屬於大明的傳統勢力範圍,歐洲人主要是在靠海的地方建立一個所謂的商業據點。

商業據點,可以理解為港口,是為了保證海上貿易航道而建立的,為來往商船提供補給、維修等服務。

當然,也兼有交易場地的活動,進行一些商品貿易。

為了這些商業據點,葡萄牙和西班牙人都和當地勢力發生過多次戰爭。

總體來說,東南亞國家勢力弱小,一般都很難抵抗住他們的槍炮,所以在付出一些土地代價後,雙方關係緩和,也開始進行正常貿易。

此時的歐洲人,倒不是不想進一步擴大殖民地,而安心困守在靠近商業據點的附近,主要還是他們的實力比較弱小,根本沒有繼續擴大領地的能力。

比如葡萄牙人,在佔領印度果阿地區以後,又在1511年,即正德六年侵佔了馬六甲,從滿刺加國手中奪取了這裡。

雖然滿刺加國向大明求援,正德皇帝得知此訊息後也非常憤怒,很快派大臣朱紈率軍將一些活動在中國東南沿海的葡萄牙海盜完全消滅,並將其據點全部清除。

並在之後對侵佔了馬六甲的葡萄牙人進行了經濟制裁,禁止國人與其進行任何經濟往來。

在此之後,往來東南亞的華商曾經長期繞開馬六甲,迴避與葡萄牙人做生意,而當時一些東南亞華人則曾經加入了流亡的馬六甲王室軍隊之中,幫助其反攻馬六甲城。

不過因為馬六甲特殊的地理位置,葡萄牙人對這裡也很上心,所以並未丟失。

魏廣德現在關注的其實就是兩個地名,一是馬六甲,二是馬尼拉。

馬六甲是在正德年間就已經被葡萄牙人佔領,而馬尼拉則是在前幾年才被西班牙人佔據,他們擊敗了菲律賓島上的什麼國王,才取得了這裡。

至於其他的內容,魏廣德已經看不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