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6菩薩保佑(3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只是,這裡畢竟是慈慶宮,是太后的居所,魏廣德也不敢有任何失禮的行為。

否則,憑此就可以丟掉頭上的烏紗。

或許,兩位太后也在商量這事兒吧。

其實,這才合乎情理。

畢竟,眼看著大明之前剛剛對遼東用兵,現在又在整戈待戰,準備在西南用兵。

大明什麼時候有如此密集的軍事行動了,不僅是後宮,就連前朝許多官員在知道此事後,多少都不安心。

雖然孫子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可畢竟還有窮兵黷武和兵強則滅的典故。

窮兵黷武,後世用的比較多,按詞面也很好理解。

只是兵強則滅出現的很少,許多人的邏輯也很難接受這樣的理論。

兵強則滅,其實說的就是當一個軍隊變得過於強大時,可能會產生驕傲自滿、缺乏謹慎等問題,從而導致失敗或滅亡。

這個成語提醒人們在處理事物時要保持謙虛和謹慎,不要過於自大。

這個成語出自《史記·魏公子列傳》。

當時,魏國的公子列以兵力雄厚而自豪,他認為自己擁有強大的軍隊,可以征服其他國家。

然而,結果是他的軍隊在一次戰爭中被敵人擊敗,最終導致了魏國的滅亡。

兵強則滅這個成語就是由此故事中的教訓而來,其實和驕兵必敗的意思有點類似。

“魏閣老,既然內閣已經達成一致,哀家自然不好再多說什麼。

只是,哀家要提醒閣老,此戰不發動則以,若真發生,大明必須獲勝,否則”

“臣當立即遞交辭呈,承擔所有。”

不等陳太后說完話,魏廣德當即大聲說道。

這個算軍令狀嗎?

或許吧。

但那又如何,真以為到時候自己把乞休奏疏遞上去,太后就敢真批了。

雖然朝中首輔張居正看似忠厚老實,但若沒有魏廣德這個掣肘存在,局勢會變成什麼樣也未可知。

雖然,在沒有魏廣德出現的歷史上,張居正如同諸葛孔明般為大明王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沒發生的事兒,誰敢保證?

魏廣德敢這麼說,其實也是吃定兩宮太后要的就是一個態度,大明必勝的態度,也好讓她們在後宮安心罷了。

魏廣德賭兩宮太后不敢賭,所以說話也是斬釘截鐵。

“閣老言重了。”

陳太后或許並沒有看透魏廣德的想法,當即就說道:“哀家要提醒閣老的是,此事事關重大,一定要三思而行。

若無把握,萬萬不可輕舉妄動。

畢竟,雖然說呂宋早已經是我大明領土,但畢竟祖宗已經將其放棄,否則斷然不會如此長時間不派出新的總督。

現今閣老既然打算收回,自然是好的,只是一定要謹慎,謀而後動,做到萬無一失才好。”

“臣謹遵懿旨。”

魏廣德低頭拱手道。

魏廣德離開慈慶宮,而大殿裡,李太后才開口說道:“姐姐,你看魏閣老如此尚武,到底時好時壞?”

“難說。”

陳太后輕輕搖頭,苦笑道:“這兩日哀家找人查詢了那些宮中留檔,確如他所說般,成祖太宗皇帝是封過呂宋總督,掌控過那裡的一切大權。

說起來,也算是我大明的疆土了。

只是,畢竟這呂宋距離我大明千山萬水,所以之後就再未被提起,或許朝中大人們早就遺忘了吧。

只是舊港時,才派人召回人手,但好似最終也沒有完成最後的行程。

說起來,這兩地確實是我大明之地,若是能在皇兒當朝時收回,也是大幸事。”

說到這裡,陳太后愛憐的摸著小皇帝朱翊鈞的頭。

雖說皇帝不是誰都能摸的,但她們是誰,陳太后是他的嫡母,而李太后是他的生母,自然沒什麼。

“只希望菩薩保佑,一切順利。”

李太后也知道收回兩地是大功績,可以讓兒子獲得巨大好處,所以也不糾結,只希望一切順心就好。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