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大明也是今非昔比,雖然沒有西式船堅炮利,但差距不會很大。
新老結合的戰法下,蟻多咬死象,魏廣德相信擊敗西班牙應該不成問題。
若如此還能戰敗,那俞大猷也就沒什麼價值了。
是的,這麼幾年次輔坐下來,別的事兒乾的少,可和張居正、呂調陽等人私下交易可沒少。
好吧,他也越來越理解政治其實就是利益交換的說法了。
政治家眼中,也只有利益才是永恆,沒有利益,也就失去了價值,自然就可以放棄。
“夷人不遠萬里來到南洋,為的不過是貿易,從中獲得他們想要的利益,可不是來和我大明交戰的。
若是呂宋北部為我大明所佔據,我大明商人自然會隨之而來,他們也能就近貿易。
臣不論怎麼看,貌似夷人都沒有吃虧。”
魏廣德繼續說道。
實際上,此時歐洲雖然已經開始殖民,對那也沒有形成徹底的殖民地意識。
他們看重的其實不是殖民地的土地,而是那裡的產出,可以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若是用部分土地換取貿易的機會,在魏廣德看來,應該是能夠被他們接受的。
至於菲律賓島上的礦產,其實並不算多。
至少,沒有倭國多。
那裡也就是出產一些香料,讓夷人很喜歡。
但是,這樣的香料,南洋那些島嶼上還多的是,所以根本就沒有多大吸引力。
大明對南洋的政策,或者說對藩國的政策,最失敗的一點,就是沒有參與他們的開發建設,從中獲得更大的財富。
或許是嫌棄太麻煩,或許是因為看不到藩國發展起來的巨大利益。
反正,大明從始至終都沒有幫助過藩國發展經濟,都是讓其自生自滅。
而這樣的政策,自然讓藩國對大明若即若離。
當大明還強盛的時候,還有能力派出大艦隊南下巡洋的時候,自然都選擇臣服。
而當大明不再來時,他們自然也不把大明放在眼裡。
至於魏廣德剛才的話,其實也是半真半假。
如果說西班牙的正規軍,確實只有千人左右,但是別忘記了那活躍在東亞海域的十餘條武裝商船。
光是武裝商船上的水手,也能湊出兩千多人。
說他們是水手,其實都算抬舉他們了,他們和林鳳的海盜集團本質上區別不大,也是過著刀口舔血的日子。
因為僱主給錢多,所以早就沒有什麼顧忌。
當然,其中也不乏老實人,但就算有這樣的人,在海上過上幾年後,多多少少也都變了,不再是過在歐洲時的樣子。
可以說,過西班牙人聚集所有兵力,此時在東亞,他們可以集結的人手會超過三千人。
此外,還可以得到來自東面的墨西哥和西面印度洋上其他西班牙人的支援。
至於葡萄牙人,雖然大家都是從歐洲走出來的土著,可互相都瞧對方不順眼。
西班牙憑藉龐大的體量,一直壓制葡萄牙,強佔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和物資不說,還覬覦著葡萄牙的王位。
此時雖然還沒有成功,但是已經讓葡萄牙王國上下都緊張起來。
此時若是大明和西班牙人在東亞開戰,葡萄牙人不暗中下手就不錯了。
當然,這些情況,魏廣德是不清楚的。
他只知道大明所稱呼的夷人,其實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後來的紅夷人,則是指荷蘭人。
不過,錦衣衛和南海水師的情報也都有提及,夷人中似乎不和。
就比如壕鏡的夷人,貌似就和馬尼拉的夷人屬於不同派系,相互之間雖然沒有到見面就相互打架的程度,但敵對是肯定的。
實際上,壕鏡夷人一直想要修建靠海的炮臺。
此時大明國力強大,葡萄牙人雖然想要修建面向大陸的炮臺,但廣東官府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而修建靠海炮臺,既可以抵禦海盜,又可以對大陸方向施以火力支援,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畢竟,葡萄牙人租借的壕鏡地域狹小。
只要位置選好,自然可以兩頭兼顧。
因為,葡萄牙人在東亞的人手,比西班牙人還要少。
魏廣德這會兒低著頭,不過耳朵裡還是聽到窸窸窣窣的說話聲。
只是聲音很小,或許上前幾步,更靠近兩位太后的話,他還能勉強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