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祿國想要朝貢,應該是走廣州市舶司,那邊管著南洋諸國。
蘇祿國雖然沒去,可不代表其他國家不去,廣州市舶司的生意可是不錯的。
聽到蘇祿國國王巴克爾提出的要求居然是這個,林百戶也沒覺得有何不妥,於是當即答應下來。
“只要剿滅了林鳳海盜集團,國主可派出使者隨船前往大明,覲見我大明皇帝陛下。
貴國雖然這些年未前往大明朝貢,但依舊有此心,我大明皇帝陛下定然會十分欣喜,不會怪罪。”
林百戶這時候話也說的漂亮,人家肯借兵幫忙打仗,幫著說說話也是應該的。
何況,就算蘇祿國不派出使者前往大明,皇帝也肯定會嘉獎蘇祿國國王的。
如此,可謂皆大歡喜。
林百戶達成了借兵的意願,而蘇祿國國王巴克爾也藉機會尋到了恢復和大明取得聯絡的辦法。
聯絡大明,恢復朝貢,可不止是為了大明皇帝賞賜的各種寶貝,對他來說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防備呂宋島上的夷人。
他最近已經感覺到那些金髮碧眼的夷人居心不良,但是每當看到他們那些架著大炮海上往來的戰船,也是心生懼意。
在島上,他自然不怕。
可蘇祿國子民靠海吃海,除了島上不多的產出,主要還是靠著在沿海打漁過活。
夷人有強大的戰船,無疑就是對蘇祿國巨大的威脅。
夷人的戰船雖然可怕,但巴克爾還是更願意相信大明。
大明可是在兩百年前就有龐大艦隊往來大洋的,在這周圍,怕也只有大明可以和夷人掰手腕子。
只要恢復和大明的聯絡,呂宋島上的夷人要想打他蘇祿國的主意,可不就得掂量掂量。
其實,就算沒有林百戶的到來,他也在考慮是不是派出使者前往周邊國家,尋大明的商船去大明一趟,恢復朝貢之事。
之後,巴克爾派人準備晚宴,林百戶在蘇祿國王宮吃過飯才返回給他們安排的居所。
席間,巴克爾也已經確定,蘇祿國可以派出三千軍隊隨他一起前往呂宋剿滅海盜,這也是蘇祿國能夠出兵的極限了。
再多點人,倒是也能湊出來,可是他們的船隻就不夠了,沒法一次把人運過去。
如此,林百戶在和樂呆了兩天時間,當代蘇祿國國王調集兵馬。
而他當然也不是什麼都不做,安排人給另一條福船準備了補給,讓他們先行一步返回呂宋島北面,尋找鄧子龍率領的船隊,稟報他們的訊息。
如此,有幾日時間的緩衝,他們也能知道大概什麼時候自己這邊能到。
於是,第二天一早,一條大明水師的戰船就率先離開了蘇祿國,沿原路返回,算是打前站。
而林百戶帶著另一條戰船就耐心的等候蘇祿國調動兵馬,等他們國主答應借的兵到齊,好一起出發。
此時的鄧子龍,已經回到了拿出不知名小海灣,把從馬尼拉城得到的壞訊息告訴了王望高等人。
不過,此時的大明將官們也是一籌莫展。
到現在,派出去三隻船隊還沒有回來的,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在呂宋島上招到兵馬。
而先前派出去的探子,這些天也逐漸完成了周圍地形圖的繪製,只餘下靠近玳瑁城三十里的區域,因為擔心被林鳳手下發現,沒有敢繼續靠近。
這也是為了穩妥起見,鄧子龍倒不甚在意,反而覺得王望高做事很細緻,不輕易冒險。
第二日,又輪到王望高率領炮船出海巡視,到傍晚的時候,王望高的炮船就帶著一支十餘條海船組成的船隊進入海灣。
得到通報的鄧子龍大喜過望,顯然是有船隊完成了任務,找到了兵馬,他能不高興嗎?
等到船隊依次靠岸,看著這些呂宋島本地人下船,安排好地方休息,王望高才召見了此次出海的主官。
很快,他就從帶隊百戶官口中知道詳情。
他們還算順利,因為抽到最近的籤,所以他們一直都是沿著呂宋島巡視,也是在發現岸上有人活動後,當即下船,尋著就找到了這些人的部族。
“大人,他們那裡也有漢人,會說我們的話。”
那百戶很高興向鄧子龍稟報道,“我們給他們亮出腰牌後,他們就迎接了我們,後來又召集周圍兩個和他們交好的部族,一共選了一千人隨我過來。”
“很好,這次差事兒做的不錯,我會在功勞簿上記下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