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吧,令兵部諭諸軍併力剿逐,若有縱敵怯戰者,嚴懲不貸。”
嘉靖皇帝隨即開口說道。
看著徐階快步出了殿門,他這才起身,緩步走到殿門處向外望了望。
說實話,一開始他對楊博還是很有信心的,可是今夜看到的火光,讓他對現在的朝廷又產生了一絲憂慮。
從高臺回到永壽宮,他就叫黃錦找來這幾日兵部戰報,詳細看過後,確認並未提到韃子過溫榆河或是白潮河,那火光哪裡來的。
只能說兵部失職,內閣也有責任。
今日不惜勞苦把徐階叫來,也是要給他提個醒,希望他能想通吧。
徐階此時已經出了永壽宮,在門前內侍的帶領下又急匆匆往宮外趕,他要馬上去兵部瞭解情況。
他已經想明白嘉靖皇帝招呼他來的原因了,怕就是為了把他折騰一頓,讓他明白現在不是安逸享受的時候。
徐階打定主意,今晚就在兵部找間屋子休息,要第一時間掌握敵情,還有薊鎮大軍的動向。
不過,若韃子真的找到渡口渡過溫榆河該怎麼辦?
那可就直面京師了。
徐階想到這裡不由得心情愈發煩躁起來,京營的兵是個什麼樣子他清楚,裡面根本就沒多少能打的。
倒不是說京營就養了一群廢物,其實京營裡也有上萬能戰之士,只不過這些人大多進了京城權貴家中看家護院,還有城外農莊裡。
他們不要的,自然就是一幫老弱殘兵了。
不行,還得從孫臏手裡要一支兵馬駐紮在東直門外才行,防備韃子突襲。
當第二天太陽出來之時,徐階已經在兵部休息一晚,回到西苑辦理公務。
此時,因為戰事起緣故,內閣已經搬到西苑,所有公文都是送無逸殿辦理。
而明軍薊鎮騎兵也在孫臏的帶領下,想著通州疾馳而去。
韃子從密雲南下後,騷擾的地方主要還是在懷柔以東平谷以西,以及順義周邊,通州根本就沒有出現大股韃子騎兵,當然十分安全。
對楊選的命令,孫臏是願意接受的。
至於率兵從南向北攻打,肯定要執行,只不過如何操作就是另一回事兒。
孫臏已經打定主意,現在通州休息兩日,讓士卒修整後再說北進之事,只希望韃子在這兩天就回去吧,宣府的前鋒軍應該已經過居庸關了。
騎兵行進速度很快,三河距離通州也是不遠,只是半日的功夫,大軍就已經抵達通州。
不過此時的通州城頭已經戒嚴,孫臏只能率部在城外等待,直到通州兵備副使盧鎰上了城樓後才開城門讓他們進去。
只是進城還沒有休息,孫臏很快就接了一道兵部的命令。
“分出一支人馬進駐東直門。”
此時,孫臏心裡是不滿的。
自己手上不要八千人馬,兵部開口就要分出兩千騎兵加強京師的防守力量。
昨日下午晚些時候,有小股韃子過了溫榆河,洗劫了周圍數個村莊的訊息,在昨晚就已經傳入京城,徐階也是在看到這份急報後才能安然睡下。
戰報上已經說了,過河的韃子不過百餘人,在搶掠一通後已經返回河北岸,他們只有一條船,根本無法滿足大軍過河的需要。
有了給皇帝的答覆,徐階自然放下心來。
不過,對於有韃子意外過河一事,徐階還是提醒了楊博一通。
就今晚的事兒,嘉靖皇帝半夜把他召入西苑,而不是向兵部聞訊,其實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皇帝就是要他來督促各部,在此國難之際更應該勤勉任事。
同時為了防止類似事件發生,京師城外就需要一支人馬待命,一旦發現有韃子過河就立即出擊,消滅敵寇。
於是,兵部連夜下發了這道命令。
此刻,距離京城最近的自然就是孫臏統帥的薊鎮大軍,命令下達到這裡也就不足為奇了。
還有六千人馬,等到宣府軍抵達再說吧。
對於兵部的命令,孫臏自然不敢耽擱,當即點選出兩千人,又命他們吃過午飯後就再次出發,連夜趕往京城東直門。
到了那裡,自然有兵部、京營調撥物資給他們。
一切,似乎還在自己手中掌握著,孫臏並沒有因為兩千兵馬被調走產生擔憂。
這樣的心情,只是在第二日就蕩然無存。
當他收到楊選發來公文,讓他立即率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