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積木為柱法(2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嘉靖皇帝聽到訊息,也是猶豫多日才最終點頭答應下來。

建大殿的大料不足,可建造普通宮殿的材料,工部卻是準備充足,三大殿沒有用上,全部用在永壽宮裡了。

有人有料,自然建造速度飛快。

“早知如此,還不如我上奏,毛遂自薦我來做成這事兒。”

聽完李芳道出來龍去脈,魏廣德不由得驚呼道。

“誰說不是呢?這不是現成的功勞,都讓徐閣老白撿去了。”

李芳也是附和道。

“嚴閣老還真是老湖塗了,居然忘記三大殿工程,還有那裡的匠人和材料。”

魏廣德不得不感嘆,上了歲數的人,始終還是沒法和老當益壯的比,這就是明證。

說不得,那會兒徐階既在心中偷著樂,又擔心嚴嵩想到三大殿的事兒,出來搶功勞。

這些訊息,魏廣德他們不專門打聽肯定不知道,可內閣卻是知道此事的,雖然有些好奇嚴世番怎麼也沒有想到,白白便宜了徐階。

他哪裡知道,嚴世番那時候正在考慮完善自己心中的計劃,心根本就沒用到重建永壽宮,討好嘉靖皇帝這事兒上。

和李芳分開,魏廣德往回走還在想這事兒。

現在徐階的表現入了嘉靖皇帝的法眼,怕是真的已經不在乎嚴嵩了,反正有了能辦事兒又聽話的人。

西苑永壽宮在短短三個月就完工的訊息,很快也傳遍了朝野,京城官員們聽聞此事無不是詫異莫名。

實在是太快了。

......

西苑,永壽宮。

嘉靖皇帝此時也正在重建的永壽宮裡檢視,和之前他居住的宮殿相比,現在的永壽宮完全是嶄新的,自然讓嘉靖皇帝連連點頭,高興不已。

“好,很好,非常好。”

看到各處都保持原貌,嘉靖皇帝絲毫沒有拘束之感,心中歡喜自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

看看四周,又不覺抬頭看向屋頂房梁,以前是整塊的木料,現在雖然凋梁畫棟,可是依稀可以看出和以前些許不同。

“工匠可在。”

嘉靖皇帝來看永壽宮,不僅是徐階從內閣急急趕來,工部尚書雷禮也來此,連帶著還把重建有關的官員、匠人都全部召集,以備皇帝垂問。

嘉靖皇帝這個問題,讓身為太監提督的黃錦也答不上話來,不過卻難不到徐階。

“陛下,工匠首領徐杲就在此。”

說著,徐階揮揮手,讓身後一個穿著灰袍的匠人上前答話。

中國曆朝歷代皆是重道輕器,匠為末業,匠役至微,這灰袍匠人上前答話時渾身都在顫抖,也不知道是激動的還是嚇的。

不過嘉靖皇帝這會兒心情好得很,抬手指著房梁問道:“那處似和以前不同,是為何?”

“皇上,宮殿使用樑柱難覓,所以小民是以積木為柱法搭建拼接起來的。”

那匠人跪在嘉靖皇帝身前,頭也不敢抬,就匍匐於地答道。

“積木為柱法?”

嘉靖皇帝輕聲唸叨一句,“詳細說說。”

顯然,嘉靖皇帝被匠人的答話引發了興趣,所以繼續開口詢問道。

“這個.....”

徐杲有些為難,不知道該不該說給皇帝聽,倒不是他擔心自己所建宮殿有什麼質量問題,事實上他對自己的技藝,對自己所建房屋那是有十足信心的。

之所以有擔心,其實也是因為自身,他身穿灰袍就能看出,他不是官身,而僅是工部的一名匠戶,雖然大家都叫他大匠,可畢竟就是個匠戶。

在皇帝面前,有自己說話的份嗎?

“陛下問,你就說。”

興許是看出徐杲的為難,徐階在他身後開口說道。

“正是,陛下問話你就好好答。”

雷禮也在之後說道。

“所謂積木為柱之法,我小民根據一些現實情況,在上品材料不足的時候,用中品材料補足的一個方法,其實就是將小塊木料用榫卯、包鑲等方式拼接在一起,外觀看起來渾然一體.....”

說道技術,徐杲還真不觸,畢竟他家裡世代都是木匠。

徐杲,本是揚州匠戶出身,其家傳絕技主要是木工中的所謂“大木作”,也就是木構建築的設計與施工。

他這樣掌握大木作本事的人,在揚州那富商雲集之地,也是混的很好,之所以被叫到京城來,也是因為他精湛的技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